平生费尽金鸦嘴,不负幽芳十七年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平生费尽金鸦嘴 | 平仄: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:上四紙 拼音: píng shēngfèijìn|jǐnjīn yāzuǐ |
不负幽芳十七年 | 平仄:平 仄 平 平 平 平 平 韵脚:下平一先 拼音: bù|fǒufùyōu fāngshí qīnián |
平生费尽金鸦嘴,不负幽芳十七年释义
【平生】1.平素;往常。《论语·宪问》:“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为成人矣。”唐杜甫《梦李白》诗:“出门搔白首,若负平生志。”周立波《懒蛋牌子·去抓赵子彬》:“人人都知道,赵子彬平生有三好:好喝大酒,好耍大钱,好看娘们。”2.指平素的志趣、情谊、业绩等。晋陶潜《停云》诗:“人亦有言,日月于征,安得促席,説彼平生?”唐裴度《中书即事》诗:“盐梅非拟议,葵藿是平生。”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十三:“唐子方自有平生,他日不烦诸曲笔!”3.旧交;老交情。唐杨衡《送郑丞之罗浮中习业》诗:“何当真府内,重得
【尽】《正字通》俗盡字,詳皿部盡字註。(盡)《唐韻》《正韻》慈忍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在忍切,秦上聲。《說文》器中空也。《小爾雅》止也。《玉篇》終也。《廣韻》竭也。《集韻》悉也。《易·繫辭》書不盡言,言不盡意。《左傳·哀元年》去惡莫如盡。《穀梁傳·定十年》孔子歷階而上,不盡一等。《禮·曲禮》君子不盡人之歡。《中庸》天地之道,可一言而盡也。《史記·禮書》明者,禮之盡也。《荀子·正名篇》欲雖不可盡,可以近盡也。《註》適可而止也。又《韓鄂歲華紀麗》大酺小盡。《註》月三十日爲大盡,二十九日爲小盡。又姓。見《萬姓統譜》。又《
【金鸦】“金鵶”。1.金乌。指太阳。唐韩愈《送惠师》诗:“金鵶即腾翥,六合俄清新。”韩醇注:“金鵶,日也。”宋杨万里《早入东省残月初上》诗:“金鸦飞上天,吐出红龙麟。”清姚鼐《新城道中书所见》诗:“大雾被野天为遮,海东遏不翔金鸦。”2.宝石名。明谢肇淛《五杂俎·物部四》:“今世之所寳者,有猫儿眼、祖母緑、颠不剌、蜜腊、金鸦……等类,然皆镶嵌首饰之用。”典
【嘴】《集韻》祖委切,音。本作觜。與同。詳字註。
【不】〔古文〕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逋沒切,補入聲。不然也,不可也,未也。《禮·曾子問》葬引至于堩,日有食之,則有變乎,且不乎。又《周禮·夏官》服不氏,掌養猛獸而敎擾之。《註》服不服之獸者。又《廣韻》《韻會》分物切。與弗同。今吳音皆然。又《韻會》俯九切,音缶。與可否之否通。《說文》鳥飛上翔,不下來也。从一,一猶天也。象形。又《玉篇》甫負切《廣韻》甫救切,缶去聲。義同。又《廣韻》甫鳩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方鳩切,音浮。夫不,也。亦作鳺鴀。《爾雅·釋鳥》其鳺鴀。《郉疏》陸璣云:今小鳩也。一名鳩,幽州人或謂鷱鴡,梁宋閒
【负】《唐韻》房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扶缶切,音婦。《說文》恃也。从人守貝,有所恃也。《史記·魏其武安侯傳》武安負貴而好權。又《說文》一曰受貸不償。《前漢·鄧通傳》通家尚負責數鉅萬。又《釋名》負,背也。置項背也。《玉篇》擔也。或作偩。《廣韻》荷也。《易·解卦》負且乗,致至。《詩·大雅》是任是負。《左傳·莊二十年》弛於負擔。又背也。《禮·明堂位》天子負斧,依南鄕而立。《註》負之言背也。又依也。《孟子》虎負嵎。《趙岐註》虎依嵎而怒。又失也。《戰國策》公負令秦與强齊戰。《註》負,猶失也。又老母之稱。《史記·高祖紀》常從
【幽芳】1.清香。亦指香花。唐张九龄《南还赠京都旧僚》诗:“欲赠幽芳歇,行悲旧赏移。”唐李商隐《赠从兄阆之》诗:“城中猘犬憎兰佩,莫损幽芳久不归。”宋欧阳修《丰乐亭记》:“日与滁人仰而望山,俯而听泉,掇幽芳而荫乔木。”朱丹《高加索大道上》诗:“泉水在山谷里鸣唱,野花放散着幽芳。”2.比喻高洁的德行。宋叶适《奉议郎郑公墓志铭》:“惧老且死,不能振幽芳,昭遗绪,岂惟不肖又抱不孝之罪以殞!”
【十七】庄子·寓言》:“寓言十九,重言十七,巵言日出,和以天倪。”郭象注:“世之所重,则十言而七见信。”宋苏轼《范景仁墓志铭》:“以今赋入之数十七为经费,而储其三以备水旱非常。”
【年】漢典考證:〔又叶禰因切,音民。〕 謹按禰因切非民字之音。謹照音義民改紉。考證:〔又叶禰因切,音民。〕 謹按禰因切非民字之音。謹照音義民改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