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生三径草,此夕更苍凉

平生三径草,此夕更苍凉

诗句读音
平生三径草平仄:平 平 平 仄 仄
韵脚:上三十二晧
拼音: píng shēngsān jìng3
此夕更苍凉平仄:仄 平 平 平 平
拼音: cǐxīgēng|gèngcāng liáng

平生三径草,此夕更苍凉释义

【平生】1.平素;往常。《论语·宪问》:“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为成人矣。”唐杜甫《梦李白》诗:“出门搔白首,若负平生志。”周立波《懒蛋牌子·去抓赵子彬》:“人人都知道,赵子彬平生有三好:好喝大酒,好耍大钱,好看娘们。”2.指平素的志趣、情谊、业绩等。晋陶潜《停云》诗:“人亦有言,日月于征,安得促席,説彼平生?”唐裴度《中书即事》诗:“盐梅非拟议,葵藿是平生。”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十三:“唐子方自有平生,他日不烦诸曲笔!”3.旧交;老交情。唐杨衡《送郑丞之罗浮中习业》诗:“何当真府内,重得

【三径】亦作“三逕”。晋赵岐《三辅决录·逃名》:“蒋詡归乡里,荆棘塞门,舍中有三径,不出,唯求仲、羊仲从之游。”后因以“三径”指归隐者的家园。晋陶潜《归去来辞》:“三径就荒,松竹犹存。”唐蒋防《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》诗:“退跡依三逕,辞荣继二疏。”宋苏轼《次韵周邠》:“南迁欲举力田科,三径初成乐事多。”《花月痕》第十五回:“旁边挂着一副对联是:一帘秋影淡於月,三径花香清欲寒。”

【此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雌氏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淺氏切,音佌。《說文》止也。从止从匕。匕,相比次也。《徐曰》匕,近也。近在此也。《爾雅·釋詁疏》此者,彼之對。《詩·周頌》在彼無惡,在此無斁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去彼取此。又《六書故》此猶兹也,斯也。《大學》此謂知本。

【夕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祥易切,音席。晨之對,暮也。《尚書·大傳》歲之夕,月之夕,日之夕,謂臘爲歲夕,晦爲月夕,日入爲日夕也。《詩·小雅》以永今夕。又朝見曰朝,夕見曰夕。《晉語》平公射鷃不死,使豎襄搏之,失。公怒,將殺之,叔向聞之夕。《註》夕見于朝以諫也。又七夕。《齊諧記》桂陽武丁有仙道,謂弟曰:七月七夕,織女當渡河暫詣牽牛。《荆楚歲時記》七夕,婦女結綵樓,瓜果庭中,穿七孔針以乞巧。柳宗元有乞巧文。又官名。夕郞,漢制,給事黃門之職。又地名。《左傳·莊十九年》楚子卒,鬻拳葬諸夕室。又山名。《山海經》

【更】《玉篇》今作更。《集韻》隷作更。○按更字,諸韻書作字重文。《正字通》云俗字,非。

【苍凉】见“苍凉”。亦作“苍凉”。1.寒凉。唐刘禹锡《伤我马词》:“寒櫪骚骚兮,瘁毛苍凉。”宋苏轼《浴日亭》诗:“已觉苍凉苏病骨,更烦沆瀣洗衰颜。”明王廷相《慎言·乾运》:“日出而苍凉,夜阴之积未遽消,光不甚於旁达也。”2.苍茫凄凉。唐皎然《集汤评事衡湖上望微雨》诗:“苍凉远景中,雨色缘山有。”明刘基《感怀》诗:“众鸟各自飞,乔木空苍凉。”茅盾《子夜》十七:“四面一望无际,是苍凉的月光和水色。”3.凄惨。宋叶适《祭黄观复文》:“既歷三纪,苍凉成翁;百闻满臆,千虑填胸。”清顾炎武《酬归戴王潘四子韭溪草堂联句见怀》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