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生四方志,安肯效蝇营

平生四方志,安肯效蝇营

诗句读音
平生四方志平仄:平 平 仄 平 仄
拼音: píng shēngsìfāng zhì
安肯效蝇营平仄:平 仄 仄 平 平
拼音: ānkěnxiàoyíng yíng

平生四方志,安肯效蝇营释义

【平生】1.平素;往常。《论语·宪问》:“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为成人矣。”唐杜甫《梦李白》诗:“出门搔白首,若负平生志。”周立波《懒蛋牌子·去抓赵子彬》:“人人都知道,赵子彬平生有三好:好喝大酒,好耍大钱,好看娘们。”2.指平素的志趣、情谊、业绩等。晋陶潜《停云》诗:“人亦有言,日月于征,安得促席,説彼平生?”唐裴度《中书即事》诗:“盐梅非拟议,葵藿是平生。”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十三:“唐子方自有平生,他日不烦诸曲笔!”3.旧交;老交情。唐杨衡《送郑丞之罗浮中习业》诗:“何当真府内,重得

【四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息利切,音泗。《說文》囗,四方也。八,別也。囗中八,象四分之形。又《玉篇》隂數次三也。《正韻》倍二爲四。《易·繫辭》天一地二,天三地四,天五地六,天七地八,天九地十,五位相得而各有合。《又》兩儀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。又姓。《正字通》宋有四象,慶元閒知汀州府。又《正字通》今官司文移變四作肆,防詐譌易,非四之本義也。又《集韻》息七切,音悉。關中謂四數爲悉。○按《正字通》云平聲音司,引《樂譜》四五讀司烏,不知此特口變易,非四有司音也。《正字通》誤。

【方志】方志”。1.亦作“方誌”。记录四方风俗、物产、舆地以及故事传说等的簿册。《周礼·地官·诵训》:“掌道方志,以詔观事。”郑玄注:“説四方所识久远之事以告王。”《后汉书·西域传论》:“至於佛道神化,兴自身毒,而二汉方志莫有称焉。”《文选·左思<吴都赋>》:“方志所辨,中州所羡。”张铣注:“方志谓四方物土所记録者。”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汝水》:“余以永平中,蒙除鲁阳太守,会上臺下列山川图,以方誌参差,遂令寻其源流。”2.详细记载一地的地理、沿革、风俗、教育、物产、人物、名胜、古迹以及诗文、著作等的史志。方志分门

【安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於寒切,案平聲。《說文》靜也,从女,在宀下。《廣韻》徐也,止也。《書·堯典》欽明文思安安。《註》安安,自然性之也。《益稷》安汝止。《註》謂止於至善也。又寧也,定也。《書·臯陶謨》在知人,在安民。《齊語》其心安焉,不見異物而遷焉。又危之對也。《前漢·賈誼傳》置之安處則安,置之危處則危。又佚樂也。《禮·表記》君子莊敬日强,安肆日偸。《左傳·僖二十三年》懷與安實敗名。又《諡法》和好不爭曰安。又何也。《禮·檀弓》吾將安仰。《楚辭·天問》九天之際,安放安屬。又與焉同。《正字通》安之於

【肯】〔古文〕《正韻》苦等切,音懇。《爾雅·釋言》肯,可也。《詩·衞風》惠然肯來。《箋》可也。《前漢·高帝紀》高帝數讓,衆莫肯爲。又《集韻》可亥切,音愷。《字林》著骨肉也。《莊子·養生主》技經肯綮之未嘗。《註》著骨肉也。肯,著也。 《集韻》或作肎肻。又。

【效】《廣韻》胡敎切《集韻》後敎切《韻會》後學切,音校。《說文》象也。《玉篇》法效也。《廣韻》學也。《增韻》放也。《易·繫辭》效法之謂坤。《左傳·莊二十一年》鄭伯效尤。又《禮·曲禮》效馬效羊者,右牽之。《註》效,猶呈也。又《左傳·文八年》效節於府人而出。《註》效,猶致也。又《左傳·昭二十六年》宣王有志,而後效官。《註》效,授也。又《廣韻》效驗也。《前漢·藝文志》儒者,己試之效。又《廣韻》效力也。《前漢·韓信傳》願效愚忠。又《類篇》一曰功也。《前漢·尹賞傳》追思其功效。又《增韻》勉也。《韻會》一曰具也。《九經字樣

【蝇营】谓像苍蝇一样营营往来,到处飞逐。比喻为追求名利而到处钻营。语本《诗·小雅·青蝇》:“营营青蝇。”《魏书·萧宝夤传》:“役万虑以蝇营,开百方而羶逐。”明唐寅《江南春·次倪元镇韵》词:“浮生聚散是浮萍,何须日夜苦蝇营。”《明史·周宗建传》:“离间之渐将起於蝇营,谗搆之衅必生於长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