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生五鼎养,空复美衣衾

平生五鼎养,空复美衣衾

诗句读音
平生五鼎养平仄:平 平 仄 仄 仄
拼音: píng shēngwǔdǐng yǎng
空复美衣衾平仄:平 仄 仄 平 平
拼音: kōng|kòng|kǒngfùměiyī qīn

平生五鼎养,空复美衣衾释义

【平生】1.平素;往常。《论语·宪问》:“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为成人矣。”唐杜甫《梦李白》诗:“出门搔白首,若负平生志。”周立波《懒蛋牌子·去抓赵子彬》:“人人都知道,赵子彬平生有三好:好喝大酒,好耍大钱,好看娘们。”2.指平素的志趣、情谊、业绩等。晋陶潜《停云》诗:“人亦有言,日月于征,安得促席,説彼平生?”唐裴度《中书即事》诗:“盐梅非拟议,葵藿是平生。”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十三:“唐子方自有平生,他日不烦诸曲笔!”3.旧交;老交情。唐杨衡《送郑丞之罗浮中习业》诗:“何当真府内,重得

【鼎养】食。宋周煇《清波杂志》卷八:“以是知贵人鼎养丰厚,冥冥中自有定数,贫儒岂可不安藜藿之分。”汉

【空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苦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枯公切,音崆。空虛也。《史記·天官書》赤帝行德天牢,謂之空。又大也。《詩·小雅》在彼空谷。《傳》大也。又盡也。《爾雅·釋詁》空,盡也。《詩·小雅》杼柚其空。又太空,天也。又地名。《爾雅·釋地》北戴斗極爲空桐。《左傳·哀二十年》宋公遊于空澤。《註》空澤,宋地。《史記·殷本紀註》伊尹生于空桑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京兆縣十二,其三曰船司空。《註》縣名。本主船之官,遂以爲縣。又《武帝紀》元鼎五年,行幸雍遂,踰隴登空同。《註》空同,山名。亦作崆峒。《山海經》白馬山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

【复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房六切,音伏。《說文》往來也。《廣韻》返也。《書·舜典》如五器卒乃復。《傳》復,還也。《詩·小雅》言歸思復。又《韻會》答也。《書·說命》說復于王。又《韻會》白也。《禮·曲禮》願有復也。又《韻會》反命也。《周禮·天官》諸臣之復。《註》復,報也,反也。《疏》謂羣臣受王命,使臣行之訖,反報於王也。又招魂曰復。《禮·檀弓》復盡愛之道也。《註》復謂招魂,庶幾其精氣之反。又興復。《諸葛亮·出師表》興復漢室,還於舊都。又姓。《正字通》元有復見心。又州名。《隋書·地理志》後周置復州

【美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無鄙切,音眯。《說文》甘也。从羊从大。羊在六畜,主給膳也。美與善同意。《註》羊大則美,故从大。《五經文字》从犬从火者,譌。《詩·召南·甘棠序》美召伯也。《疏》善者言美,惡者言刺。又《廣韻》好色。《詩·邶風》匪女之爲美。《傳》非爲其徒說美色而已。又《正韻》嘉也,好也。又《韻補》叶明祕切。《劉向·九歎》揚精華以眩耀兮,芬郁渥而成美。結桂樹之旖旎兮,紉荃蕙與辛夷。夷音異。 《玉篇》或作媺。

【衣衾】1.衣服与被子。《礼记·内则》:“父母舅姑之衣衾、簟席、枕几不传。”唐谷神子《博异志·崔无隐》:“师之兄以江西贸折,遂浪跡於汉南。裨将怜之,白於元戎,今於汉南,虽緡鏹且尽,而衣衾似给。”宋乐史《广卓异记·侍读坐宣赐床归家》:“王迴质自山东褐衣,召拜寿王等侍读,蒙赐牀褥、衣衾等。”2.指装殓死者的衣服与单被。《管子·禁藏》:“棺槨足以朽骨,衣衾足以朽肉。”《孝经·丧亲》:“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。”唐玄宗注:“衣谓敛衣;衾,被也。”邢昺疏:“衾谓单被,覆尸荐尸所用。”宋何薳《春渚纪闻·银盘贮首梦》:“十二月九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