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生心地夷坦,一旦足跟崄巇

平生心地夷坦,一旦足跟崄巇

诗句读音
一旦足跟崄巇平仄:平 仄 平 平
拼音: yī dànzúgēnxiǎn xī
平生心地夷坦平仄:平 平 平 平 仄
韵脚:去二十八翰
拼音: píng shēngxīn dìyítǎn

平生心地夷坦,一旦足跟崄巇释义

【一旦】1.一天之间。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:“伯乐乃还而视之,去而顾之,一旦而马价十倍。”《史记·晋世家》:“一旦杀三卿,寡人不忍益也。”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赣水》:“此树尝中枯,逮晋永嘉中,一旦更茂,丰蔚如初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十回:“安公子一旦之间,两桩都得了,可不算得个意外的荣华、飞来的富贵吗?”瞿秋白《饿乡纪程》七:“俄国的资产阶级,在哈尔滨盘据着中东路的要津,已经根深蒂固,如今一旦动摇,他们就起恐慌。”2.有朝一日。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今媪尊长安君之位……而不及今令有功於国,一旦山陵崩,长安君何以自託

【足】〔古文〕疋《唐韻》卽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縱玉切,音哫。《說文》人之足也。在下,从止口。《註》徐鍇曰:口象股脛之形。《釋名》足,續也,言續脛也。《易·說卦》震爲足。《疏》足能動用,故爲足也。《禮·玉藻》足容重。《註》舉欲遲也。又《廣韻》滿也,止也。《書·仲虺之誥》矧予之德,言足聽聞。《詩·小雅》旣霑旣足。《禮·學記》學然後知不足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知足不辱。又不可曰不我足。《吳語》天若棄吳,必許吾成而不吾足也。又草名。《爾雅·釋草》虃,百足。《註》音纖。又姓。《戰國策》足强。《註》韓人。又《廣韻》子句

【跟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古痕切,音根。《說文》足踵也。或从止作。《釋名》足後曰跟,在下旁著地,一體任之,象本根也。《後漢·張衡傳》阽焦原而跟止。

【崄巇】1.险峻崎岖。《文选·嵇康<琴赋>》:“丹崖嶮巇,青壁万寻。”吕良注:“嶮巇,倾侧貌也。”唐高骈《过天威径》诗:“归路嶮巇今坦荡,一条千里直如弦。”萧乾《雁荡行》:“它们那奇秀之姿态,恰好调合了四周嶮巇逼人之气势。”2.指险峻崎岖的山地。清曹寅《巫峡石歌》:“铲削嶮巇作平地,周行万里歌砥京。”3.喻人事艰险或人心险恶。《续资治通鉴·宋理宗绍定六年》:“三人党附史弥远,排斥诸贤,成大尤心术嶮巇。”明徐枋《送远》诗:“世路悲嶮巇,谗言何高张。”清唐孙华《文姬入塞图》诗:“呜呼,一身一女不能庇,命到中郎真嶮巇。

【平生】1.平素;往常。《论语·宪问》:“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为成人矣。”唐杜甫《梦李白》诗:“出门搔白首,若负平生志。”周立波《懒蛋牌子·去抓赵子彬》:“人人都知道,赵子彬平生有三好:好喝大酒,好耍大钱,好看娘们。”2.指平素的志趣、情谊、业绩等。晋陶潜《停云》诗:“人亦有言,日月于征,安得促席,説彼平生?”唐裴度《中书即事》诗:“盐梅非拟议,葵藿是平生。”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十三:“唐子方自有平生,他日不烦诸曲笔!”3.旧交;老交情。唐杨衡《送郑丞之罗浮中习业》诗:“何当真府内,重得

【心地】语。指心。即思想、意念等。佛教认为三界唯心,心如滋生万物的大地,能随缘生一切诸法,故称。语本《心地观经》卷八:“众生之心,犹如大地,五穀五果从大地生……以是因缘,三界唯心,心名为地。”《坛经·疑问品》:“使君心地但无不善,西方去此不遥。”唐寒山《诗》之二六七:“我自观心地,莲花出淤泥。”唐王缙《东京大敬爱寺大证禅师碑》:“开心地如毛头,扫意尘於色界。”2.宋后儒家用以称心性存养。《朱子语类》卷六七:“盖其心地虚明,所以推得天地万物之理。”明高攀龙《语》:“然人之心地不明,如何察得人心术?”3.居心,用心。

【夷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廣韻》以脂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延知切,音姨。平也,易也。《詩·周頌》彼徂矣,岐有夷之行。又大也。《詩·周頌》降福孔夷。又安也,悅也。《詩·鄭風》旣見君子,云胡不夷。又等也,儕也。《禮·曲禮》在醜夷不爭。《史記·張良傳》諸將陛下等夷。又也。《禮·喪大記》男女奉尸夷於堂。《周禮·天官·凌人》大喪共夷槃冰,牀曰夷牀,衾曰夷衾,皆依尸爲言。又夷俟,展足箕坐也。《論語》原壤夷俟。又誅滅也。《前漢·法志》戰國時,秦用商鞅連相坐之法,造參夷之誅。又傷也。《易·序卦》故受之以明夷 。又芟也。《周禮

【坦】《廣韻》《正韻》它但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儻旱切,灘上聲。《說文》寬也,平也。《易·履卦》履道坦坦。又姓。宋有坦中庸。 亦作憚。又通壇。見壇字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