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生学仙不学禅,刳心洗髓糟床边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刳心洗髓糟床边 | 平仄:平 平 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: kū xīnxǐ|xiǎnsuǐzāo chuángbiān |
平生学仙不学禅 | 平仄:平 平 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: píng shēngxuébù|fǒuxué chán |
平生学仙不学禅,刳心洗髓糟床边释义
【刳心】1.道教语。谓摒弃杂念。《庄子·天地》:“夫子曰:‘夫道,覆载万物者也,洋洋乎大哉!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。’”郭象注:“有心则累其自然,故当刳而去之。”成玄英疏:“刳,去也,洗也。”宋苏轼《次韵张甥棠美述志》:“刳心先拟谢声名,不作羊邹悲峴首。”2.挖出心脏,表示忠心。唐韩愈《潮州刺史谢上表》:“圣恩弘大,天地莫量,破脑刳心,岂足为谢。”前蜀杜光庭《王承郾为亡考修明真斋词》:“内族外亲,俱臻景祐,刳心抆血,拜首祈天,不任号殞,激切涕咽之至。”章炳麟《代议然否论》:“震旦为学者,常詻詻与官立庠序反对,纵校官有
【洗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蘇典切,音銑。《說文》洒足也。《史記·高祖紀》使兩女子洗足。又潔也。《書·酒誥》自洗腆致用酒。又姑洗,律名。《周語》姑洗所以修百物,考神納賔。《白虎通·五行論》洗者,鮮也。又姑洗,鐘名。見《左傳·定四年》。又洗馬,官名。又姓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先禮切《正韻》想禮切,音姺。與洒同。滌也。《易·繫辭》聖人以此洗心,退藏于密。又承水器也。《儀禮·士冠禮》設洗于東榮。又石名。《山海經》華山之首曰錢來之山,其下多洗石。又洗手,花名。《楓窻小牘》雞冠花,汴人謂之洗手花。漢典考證
【髓】《集韻》同。《釋名》髓,遺也,遺,〈氵匱〉也。《前漢·禮樂志》浹肌膚而臧骨髓。
【糟床】亦作“糟床”。榨酒的器具。唐杜甫《羌村》诗之二:“赖知禾黍收,已觉糟牀注。”宋杨万里《过三衢徐载叔采菊载酒秉烛夜酌走笔》诗:“试问糟牀与簷溜,雨声何似酒声多。”清陈维崧《好事近·食蟹忆南耕》词:“更听糟床细注,赏半窗晴碧。”
【边】〔古文〕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眠切,音編。《玉篇》畔也,邊境也。《禮·玉藻》其在邊邑。《註》邊邑,九州邊鄙之邑。《左傳·成十三年》蕩搖我邊疆。又《正韻》旁近也。《前漢·高帝紀》齊邊楚。又側也。《禮·檀弓》齊衰不以邊坐。《疏》喪服宜敬,起坐宜正,不可著齊衰而偏坐也。又邊璋,半文飾也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邊璋七寸。又姓。周大夫邊伯之後。南唐有邊鎬。《說文》作。漢典考證:〔《左傳·成十三年》搖蕩我邊疆。〕 謹照原文搖蕩改蕩搖。 考證:〔《左傳·成十三年》搖蕩我邊疆。〕 謹照原文搖蕩改蕩搖。
【平生】1.平素;往常。《论语·宪问》:“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为成人矣。”唐杜甫《梦李白》诗:“出门搔白首,若负平生志。”周立波《懒蛋牌子·去抓赵子彬》:“人人都知道,赵子彬平生有三好:好喝大酒,好耍大钱,好看娘们。”2.指平素的志趣、情谊、业绩等。晋陶潜《停云》诗:“人亦有言,日月于征,安得促席,説彼平生?”唐裴度《中书即事》诗:“盐梅非拟议,葵藿是平生。”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十三:“唐子方自有平生,他日不烦诸曲笔!”3.旧交;老交情。唐杨衡《送郑丞之罗浮中习业》诗:“何当真府内,重得
【学】《唐韻》胡覺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轄覺切,音鷽。《說文》覺悟也,本作斆,篆作學。《增韻》受敎傳業曰學。朱子曰:學之爲言效也。《詩·周頌》日就月將,學有緝熙于光明。《書·說命》王人求多聞,時惟建事。學于古訓,乃有獲。《禮·學記》君子之於學也,藏焉,修焉,息焉,游焉,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,樂其友而信其道。又學校,庠序總名。《禮·王制》天子命之敎,然後爲學。小學在公宮南之左,大學在郊,天子曰辟雍,諸侯曰頖宮。又姓。見《姓苑》。又叶許旣切,音戲。《前漢·匡張孔馬敘傳》樂安裒裒,古之文學。叶下司,司音細。又叶後
【不】〔古文〕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逋沒切,補入聲。不然也,不可也,未也。《禮·曾子問》葬引至于堩,日有食之,則有變乎,且不乎。又《周禮·夏官》服不氏,掌養猛獸而敎擾之。《註》服不服之獸者。又《廣韻》《韻會》分物切。與弗同。今吳音皆然。又《韻會》俯九切,音缶。與可否之否通。《說文》鳥飛上翔,不下來也。从一,一猶天也。象形。又《玉篇》甫負切《廣韻》甫救切,缶去聲。義同。又《廣韻》甫鳩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方鳩切,音浮。夫不,也。亦作鳺鴀。《爾雅·釋鳥》其鳺鴀。《郉疏》陸璣云:今小鳩也。一名鳩,幽州人或謂鷱鴡,梁宋閒
【学禅】宋翁卷《山中》诗:“不奈邻峰学禪伴,时时来此叩巖扉。”清恽敬《与李汀州书》:“自隋唐学禪者,以山名寺名称其本师。”参见“学佛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