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生忧国志,长夜读书灯
平生忧国志,长夜读书灯释义
【平生】1.平素;往常。《论语·宪问》:“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为成人矣。”唐杜甫《梦李白》诗:“出门搔白首,若负平生志。”周立波《懒蛋牌子·去抓赵子彬》:“人人都知道,赵子彬平生有三好:好喝大酒,好耍大钱,好看娘们。”2.指平素的志趣、情谊、业绩等。晋陶潜《停云》诗:“人亦有言,日月于征,安得促席,説彼平生?”唐裴度《中书即事》诗:“盐梅非拟议,葵藿是平生。”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十三:“唐子方自有平生,他日不烦诸曲笔!”3.旧交;老交情。唐杨衡《送郑丞之罗浮中习业》诗:“何当真府内,重得
【忧】《集韻》尤救切,音祐。《玉篇》心動也。◎按《說文》集韻皆訓不動,惟玉篇訓心動。从心从尤。似應玉篇爲是。(憂)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於求切《正韻》於尤切。本作。今作憂。《說文》愁也。《爾雅·釋詁》思也。《疏》憂者。愁思也。《書·洪範》六極,三曰憂。又疾也。《禮·曲禮》某有負薪之憂。《註》憂或爲疾。又幽也。《易·乾卦》憂則違之。《註》謂時當幽隱也。又辱也。《易·繫辭》小人道憂也。又居喪曰憂。《書·說命》王宅憂。又孕病曰憂。《晉語》文王在母不憂。又人憂則頭低垂。《禮·曲禮》下于帶則憂。《註》憂則低也。
【国志】1.指晋陈寿所撰的《三国志》。《文选·袁宏<三国名臣序赞>》:“余以暇日,常览《国志》,考其君臣,比其行事。”吕延济注:“《志》谓《三国志》也。”唐刘知几《史通·古今正史》:“宋文帝以《国志》载事伤於简略,乃命中书郎裴松之兼採众书,补注其闕。由是世言《三国志》者,以裴注为本焉。”2.泛指国史。康有为《<日本杂事诗>序》:“﹝黄遵宪﹞讲其沿革、政教、学俗、以成其国志。”按,此指清末黄遵宪所撰《日本国志》。
【长夜】的夜。《楚辞·九章·悲回风》:“终长夜之曼曼兮,掩此哀而不去。”晋陶潜《饮酒》诗之十六:“披褐守长夜,晨鸡不肯鸣。”唐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自经丧乱少睡眠,长夜沾湿何由彻!”陈毅《野营》诗:“长夜无灯凝望眼,包胥心事发初华。”2.谓人死后埋于地下,永处黑暗之中,如漫漫长夜。三国魏曹植《三良》诗:“揽涕登君墓,临穴仰长嘆。长夜何冥冥,一往不復还。”南朝梁沉约《齐故安陆昭王碑文》:“东首塋园,即宫长夜。”唐白居易《微之敦诗晦叔相次长逝岿然自伤因成二绝》之二:“长夜君先去,残年我几何。”
【读书】书籍;诵读书籍。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“秋学礼,执礼者詔之;冬读书,典书者詔之。”唐韩愈《感二鸟赋》序:“读书著文,自七岁至今,凡二十二年。”夏丏尊叶圣陶《文心》十四:“正是王先生的声音,原来王先生在读书哩。”2.核对入椁物件的单子。《礼记·杂记》:“荐马者哭踊,出乃包奠而读书。”孔颖达疏:“书,谓凡送亡者賵入椁之物书也。读之者,省録之也。”3.宣读盟辞。《穀梁传·僖公九年》:“葵丘之会,陈牲而不杀,读书加于牲上,壹明天子之禁。”4.上学;学习功课。郭沫若《我的童年》第一篇二:“我们的三叔祖、大伯父都是进了
【灯】《集韻》當經切,音丁。《玉篇》火也。《類篇》烈火也。《字彙》《正字通》云俗燈字。◎按玉篇,集韻,類篇,灯燈分載,音切各異,强合爲一,非。(燈)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都騰切,音登。《玉篇》燈火也。《春明退朝錄》上元然燈,自昏至畫。《西京雜記》元夕然九華燈于南山上,照見百里。《又》咸陽宮有靑玉五枝燈,高七尺五寸,作蟠螭,以口銜燈,燈然鱗甲皆動,炳若列星。又釋書以燈喻法,有傳燈錄。《杜甫詩》傳燈無白日。又《正字通》金燈草,一名山慈姑,醫方取此合爲丸,名玉樞丹,詳本草綱目。又叶都郞切,音當。《魏·敷鯨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