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生知足志闲退,归老乡关了无悔

平生知足志闲退,归老乡关了无悔

诗句读音
平生知足志闲退平仄:平 平 平 平 仄 平 仄
拼音: píng shēngzhī|zhìzú zhìxián tuì
归老乡关了无悔平仄:平 仄 平 平 平 仄
韵脚:上十四賄
拼音: guīlǎo xiāngguānliǎo wú3

平生知足志闲退,归老乡关了无悔释义

【平生】1.平素;往常。《论语·宪问》:“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为成人矣。”唐杜甫《梦李白》诗:“出门搔白首,若负平生志。”周立波《懒蛋牌子·去抓赵子彬》:“人人都知道,赵子彬平生有三好:好喝大酒,好耍大钱,好看娘们。”2.指平素的志趣、情谊、业绩等。晋陶潜《停云》诗:“人亦有言,日月于征,安得促席,説彼平生?”唐裴度《中书即事》诗:“盐梅非拟议,葵藿是平生。”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十三:“唐子方自有平生,他日不烦诸曲笔!”3.旧交;老交情。唐杨衡《送郑丞之罗浮中习业》诗:“何当真府内,重得

【知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陟离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珍離切《正韻》珍而切,智平聲。《說文》詞也。从口从矢。《徐曰》知理之速,如矢之疾也。又《玉篇》識也,覺也。《增韻》喩也。《易·繫辭》百姓日用而不知。《書·臯陶謨》知人則哲,能官人。又漢有見知法。《史記·酷吏傳》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,作見知法。《註》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。又相交曰知。《左傳·昭四年》公孫明知叔孫于齊。《註》相親知也。又《昭二十八年》魏子曰:昔叔向適鄭,鬷蔑一言而善,執手遂如故知。《楚辭·九歌》樂莫樂兮新相知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匹也。《詩·檜風》樂子之無知。《

【足志】圆满地表达出来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仲尼曰:‘《志》有之:“言以足志,文以足言。”不言,谁知其志?’”陆德明释文:“足,将住反。”唐权德舆《徐泗濠节度使赠司徒张公文集序》:“足言足志,践履章灼。”

【闲退】亦作“闲退”。安闲退居。《太平广记》卷四六八引三国魏何晏《九江记·顾保宗》:“我实非人,以君闲退,故来相话。”宋苏辙《代张公谢致仕表》:“量才无用,早絶意於功名;闻道有年,久甘心於闲退。”元元怀《拊掌录》:“朝廷有学校,有科举,何不勉以卒业,却与閒退人説他朝廷利害。”

【老乡】1.同乡。如:听你的口音,咱们好像是老乡。2.对农村一般人的通称。李季《五月端阳·“羊羔”回家》:“莫非是发现敌人了,老乡们派他来报告消息?”柳青《铜墙铁壁》第一章:“老葛同志拍拍身边一个赶驴汉缀补钉的肩膀:‘老乡,你们是哪里的?’”张天翼《清明时节》:“‘老乡,你们明天有事没有?’他别着一口很吃力的官话,脸上堆着笑。”

【关】《唐韻》古還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姑還切,音瘝。《說文》以木橫持門戸也。《韻會》要會也。又《玉篇》扃也。《正韻》塞門也,門牡也。又關津。《周禮·地官·司關》司關掌國貨之節。以聮門市。《註》界上之門也。《禮·王制》關譏而不征。《易·復卦》先王以至日閉關。又墓門也。《周禮·春官·巾車》及墓,嘑啓關陳車。《註》關,墓門也。又《集韻》通也。《書·五子之歌》關石和鈞。《疏》關通衡石之用,使之和平。《易·同人註》雖是同人卦下之辭,不關六二之義。又《韻會》關,所以閉也。《楚辭·招魂》虎豹九關。《註》使神虎豹,執其關

【了无】全无;毫无。晋葛洪《抱朴子·释滞》:“空有疲困之劳,了无錙銖之益也。”唐李白《赠黄山胡公求白鹇》诗序:“自小驯狎,了无惊猜。”清袁枚《新齐谐·山阴风灾》:“二十四日晨起,天气清和,了无变态。”

【悔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荒內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呼內切《正韻》呼對切,音誨。《說文》悔,恨也。《玉篇》改也,恨也。又《廣韻》《正韻》呼罪切《集韻》虎猥切,音賄。悔吝也。《正字通》凡言人有悔吝,此悔字讀上聲。凡言人能改悔,此悔字讀去聲。今人混讀者,非。又叶許里切,音喜。《詩·大雅》比于文王,其德靡悔。旣受帝祉,施于孫子。又叶火五切,音虎。《陸機·凌霄賦》判烟雲之騰躍,半天步而無旅。詠凌霄之飄飄,永終焉而弗悔。又叶許旣切,音戲。《班固·奕旨》淨泊自守似道意,隱居放言遠咎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