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生子朱子,砥柱屹横流
平生子朱子,砥柱屹横流释义
【砥柱】亦作“砥砫”。1.山名。又称厎柱山、三门山。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,当黄河中流。以山在激流中矗立如柱,故名。今因整治河道,山已炸毁。《文选·宋玉<高唐赋>》:“交加累积,重迭增益,状若砥柱,在巫山下。”李善注:“砥柱,山名。”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河水四》:“砥柱,山名也,昔禹治洪水,山陵当水者凿之,故破山以通河,河水分流,包山而过,山见水中若柱然,故曰砥柱也。”明何景明《渡河》诗:“洪源下积石,砥柱屹嵯峨。”清金农《东冈望砥柱山》诗:“砥柱高峰儼帝囷,每于檐隙挹鲜新。”2.比喻能负重任、支危局的人或力量。宋陈
【屹】《廣韻》魚訖切《集韻》逆乙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魚乞切,音仡。屹崪,山貌。《正字通》山獨立壯武貌。 《集韻》或作阣。
【横流】涕泪交流。《楚辞·九歌·湘君》:“横流涕兮潺湲,隐思君兮陫惻。”王逸注:“内自悲伤,涕泣横流。”晋潘岳《寡妇赋》:“哀鬱结兮交集,泪横流兮滂沱。”徐迟《牡丹》:“老牡丹花和小牡丹花的重逢极为动人。不仅师徒两人涕泪横流,就是他们旁边的人也噙着泪珠。”2.充盈,遍布。《文选·司马迁<封禅文>》:“协气横流,武节猋逝。”李善注:“横流,多也。”三国魏曹植《改封陈王谢恩章》:“臣既弊陋,守国无效,自分削黜,以彰众诫。不意天恩滂霈,润泽横流,猥蒙加封。”宋朱弁《曲洧旧闻》卷五:“訞学已为今日患,后三十年横流,其患有
【平生】1.平素;往常。《论语·宪问》:“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为成人矣。”唐杜甫《梦李白》诗:“出门搔白首,若负平生志。”周立波《懒蛋牌子·去抓赵子彬》:“人人都知道,赵子彬平生有三好:好喝大酒,好耍大钱,好看娘们。”2.指平素的志趣、情谊、业绩等。晋陶潜《停云》诗:“人亦有言,日月于征,安得促席,説彼平生?”唐裴度《中书即事》诗:“盐梅非拟议,葵藿是平生。”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十三:“唐子方自有平生,他日不烦诸曲笔!”3.旧交;老交情。唐杨衡《送郑丞之罗浮中习业》诗:“何当真府内,重得
【子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卽里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祖似切,音梓。《說文》十一月陽氣動,萬物滋入,以爲稱。《徐鍇曰》十一月夜半,陽氣所起。人承陽,故以爲稱。又《廣韻》息也。《增韻》嗣也。《易·序卦傳》有男女,然後有夫婦。有夫婦,然後有父子。《白虎通》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。天子之子曰元子。《書·顧命》用敬保元子釗。又《儀禮·喪服》諸侯之子稱公子。又凡適長子曰冢子,卽宗子也。其適夫人之次子,或衆妾之子,曰別子,亦曰支子。《禮·曲禮》支子不祭,祭必告於宗子。又男子之通稱。《顏師古曰》子者,人之嘉稱,故凡成德,謂之君子。
【朱子】对宋朱熹的尊称。明饶信《重刊<晦庵先生文集>序》:“宋大儒续孟氏之絶,而朱子会其全。”清曾国藩《圣哲画像记》:“朱子表章周子、二程子、张子,以为上接孔孟之传。”范寿康《<朱子及其哲学>序言》:“朱子乃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