披衣凛中夜,起步祝融巅
披衣凛中夜,起步祝融巅释义
【步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薄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蒲故切,音捕。《說文》行也。《書·武成》王朝步自周。《傳》步,行也。《正義》曰:《爾雅·釋宮》云:堂上謂之行,堂下謂之步。彼相對爲名耳,散則可以通,故步爲行也。《楚辭·招》步騎羅些。《註》乗馬爲騎,徒行爲步。又《小爾雅》跬,一舉足也。倍跬謂之步。《白虎通》人踐三尺法天地人,再舉足步備隂陽也。《周禮·夏官》射人以貍步張三侯。《註》鄭司農云:貍步,謂一舉足爲步,於今爲半步。又《司馬法》六尺爲步,步百爲畝。《禮·王制》古者以周尺八尺爲步,今以周尺六尺四寸爲步。《正義曰》古者
【祝融】1.神名。帝喾时的火官,后尊为火神,命曰祝融。亦以为火或火灾的代称。《国语·郑语》:“夫黎为高辛氏火正,以淳燿敦大,天明地德,光照四海,故命之曰‘祝融’,其功大矣。”《吕氏春秋·孟夏》:“其神祝融。”高诱注:“祝融,顓頊氏后,老童之子,吴回也,为高辛氏火正,死为火官之神。”唐张说《蒲津桥赞》:“飞廉煽炭,祝融理炉。”清赵翼《八月二日天宁寺旁巽宫楼火》诗:“趋观乃知此楼燬,刹竿突兀招祝融。”2.神名。南方之神,南海之神。《管子·五行》:“得奢龙而辩於东方,得祝融而辩於南方。”《汉书·扬雄传上》:“丽鉤芒与驂
【披衣】将衣服披在身上而臂不入袖。三国魏曹丕《杂诗》之一:“展转不能寐,披衣起彷徨。”唐韦应物《寄冯著》诗:“披衣出茅屋,盥漱临清渠。”清吴骞《扶风传信录》:“二人披衣待旦,别袁而归。”
【凛】《唐韻》力稔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力錦切,音廩。《說文》寒也。《玉篇》凛凛,寒也。《韻會》凄淸也。《集韻》或作。
【中夜】半夜。《书·冏命》:“怵惕惟厉,中夜以兴,思免厥愆。”孔传:“言常悚惧惟危,夜半以起。”三国魏曹植《美女行》:“盛年处房室,中夜起长叹。”唐杜牧《投知己书》:“自十年来,行不益进,业不益修,中夜忖量,自愧於心。”茅盾《将赴重庆赠陈此生感怀》诗:“中夜起徘徊,寒螿何凄切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