掊击群疑亡,发药沉疴痊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掊击群疑亡 | 平仄:平 平 平 平 平 韵脚:下平十陽 拼音: pǒu jīqúnyí|nǐwáng|wú |
发药沉疴痊 | 平仄:平 仄 平 平 平 韵脚:下平二仙 拼音: fèi yàochén kē2 |
掊击群疑亡,发药沉疴痊释义
【掊击】;抨击。《庄子·人间世》:“故不终其天年,而中道夭,自掊击於世俗者也。”《后汉书·百官志四》“都官从事”刘昭注引《博物记》:“中兴以来,都官从事多出之河内,掊击贵戚。”宋朱弁《曲洧旧闻》卷十:“石林既为《春秋》书,其别有四:其解释旨义曰‘传’,其订证事实曰‘考’,其掊击三传曰‘讞’,其编排凡例曰‘例’。”明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·九流绪论上》:“庄周《南华》……至掊击圣神,凌侮贤哲,亦生民以来未有之变也。”李大钊《<晨钟>之使命》:“各奋其颖新之笔,掊击时政,攻排旧制,否认偶像的道德。”汉
【群】《五經文字》羣,俗作群。
【疑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語其切《集韻》魚其切《韻會》凝其切,音宜。惑也。《廣韻》不定也。《易·乾卦》或之者,疑之也。《禮·坊記》夫禮者所以章疑別微。以爲民坊者也。《疏》疑謂是非不決,當用禮以章明之。又度也。《儀禮·士相見禮》凡燕見于君,必辨君之南面,若不得,則正方不疑君。《註》疑,度也,不可預度君之面位,邪立嚮之。又《廣韻》恐也。又《增韻》似也,嫌也。又《爾雅·釋言》戾也。又山名。《淮南子·原道訓》九疑之南,陸事寡而水事衆。《註》九疑,山名也。在蒼梧。又神名。《山海經》符惕之山,其上多椶柟,下多金玉,神江疑居之。
【亡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武方切,音忘。失也。《孟子》樂酒無厭謂之亡。《註》謂廢時失事也。《家語》楚人亡弓,楚人得之。又滅也。《莊子·田子方》楚王與凡君坐。少焉,楚左右曰:凡亡者三。凡君曰:凡之亡也,不足以喪,吾存。又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》以喪禮哀死亡。又逃也。《大學》舅犯曰:亡人無以爲寶。又《前漢·韓信傳》蕭何聞信亡,自追之。又與忘同。《詩·邶風》心之憂矣,曷維其亡。又《正韻》同無。《詩·邶風》何有何亡,黽勉求之。《毛傳》亡謂貧也。 《說文》从入从。《徐曰》音隱,隸作亡。《藝苑雌黃》古惟用兦字,秦時始以蕃
【发药】1.药气散发。喻事情已经开始。元刘祁《归潜志》卷四:“有晋必无楚,两雄难竝驱,向来既发药,其可止半途。”2.开列药方;使用药物。清戴名世《宋嵩南制义序》:“良医之发药也必因病,而国工之角胜也必争先。”孙中山《<民报>发刊词》:“近时杂志之作者亦伙矣。姱词以为美,嚣听而无所终,擿埴索途,不获则反覆其词而自惑,求其斟时以立言。如古人所谓对症发药者,已不可见。”3.放置药石。谓善言劝人以当药石。《庄子·列御寇》:“伯昏瞀人北面而立,敦杖蹙之乎颐,立有间,不言而出。宾者以告列子,列子提屨,跣而走,暨乎门,曰:‘先
【痊】《廣韻》此緣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逡緣切《正韻》且緣切,音詮。《玉篇》病瘳也。《集韻》病除也。《抱朴子用卷》是以灸刺慘痛而不可止者,以痊病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