裒凶鞠顽,锋猬斧螗,赤子匍匐,厥父是亢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厥父是亢 | 平仄:平 仄 仄 仄 韵脚:下平十一唐 拼音: juéfù|fǔshìkàng |
赤子匍匐 | 平仄:仄 仄 平 平 拼音: chì zǐpú fú |
锋猬斧螗 | 平仄:平 仄 仄 平 拼音: fēngwèifǔ táng |
裒凶鞠顽 | 平仄:平 平 平 平 拼音: póuxiōngjūwán |
裒凶鞠顽,锋猬斧螗,赤子匍匐,厥父是亢释义
【厥】〔古文〕氒〈氏下可〉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居月切,音蕨。《說文》發石也。从厂,欮聲。《玉篇》短也。《爾雅·釋言》其也。《周禮·地官·鄕大夫之職》厥明。《註》其也。又《前漢·諸侯王表》漢諸侯王厥角稽首。《註》應劭曰:厥者,頓也。角者,頟角也。又姓。《韻會》京兆人,漢賜衡山王妾厥氏。又《韻會》九勿切,音。突厥世居金山,工於鐵作,金山狀如兜鍪。俗呼兜鍪爲突厥,因爲國號。
【父】《唐韻》扶雨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奉甫切,音輔。《說文》矩也。家長率敎者。从又,舉杖。《釋名》父,甫也。始生已者。《書·泰誓》惟天地萬物父母。《爾雅·釋親》父爲考。父之考爲王父。王父之考爲曾祖王父。曾祖王父之考爲高祖王父。父之世父。叔父爲從祖祖父父。之晜弟先生爲世父。後生爲叔父。父之從父晜弟爲從祖父。父之從晜弟爲族父。又《詩·小雅》以速諸父。《傳》天子謂同姓諸侯,諸侯謂同姓大夫,皆曰諸父。又老叟之稱。《史記·馮唐傳》文帝輦過問唐曰:父老何自爲郞。又《廣韻》方矩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匪父切,音府。《集韻》同甫。《廣
【是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承紙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上紙切,音姼。《說文》作昰。直也。从日正。《釋名》是,嗜也,人嗜樂之也。《玉篇》是,是非也。《禮·曲禮》夫禮者,所以定親疎、決嫌疑、別同異、明是非也。又《博雅》是,此也。《易·乾卦》不見是而無悶。《又》是故居上位而不驕。又姓。《姓氏急就篇》是氏,吳有是儀,唐有是光。又《集韻》田黎切,音題。《公羊傳·僖十六年》是月者何,僅逮是月也。《註》是,月邊也。魯人語也。《釋文》是,如字。一音徒兮反。又與氏通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氏爲莊公。《註》氏,與是同。古通用。又《韻補》叶市之切。
【亢】《唐韻》古郞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居郞切,音岡。《說文》人頸也。《史記·婁敬傳》搤其亢。又《爾雅·釋鳥》亢,鳥嚨。《註》亢卽咽,俗作吭。又《玉篇》苦浪切。星名。《爾雅·釋天》壽星,角亢也。《註》列宿數起角亢,故曰壽。《史記·天官書》亢爲疏廟。《春秋·元命包》亢四星爲廟庭,聽政之所,其占明大,則輔臣忠,天下寧。又過也,愆也。《易·乾卦》亢龍有悔。《正義》上九,亢陽之至,大而極盛,故曰亢龍。又旱曰亢陽。又極也。《左傳·宣三年》可以亢寵。又强也,蔽也。《左傳·昭元年》鄭太叔曰:吉不能亢身,焉能亢宗。又無所屈
【赤子】。《书·康诰》:“若保赤子,惟民其康乂。”孔颖达疏:“子生赤色,故言赤子。”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。”颜师古注:“赤子,言其新生未有眉髮,其色赤。”清李慈铭《越缦堂读书记·槎庵小乘》:“尺字古通用赤……赤子者谓始生小儿仅长一尺也。”2.比喻百姓,人民。《汉书·循吏传·龚遂》:“其民困於飢寒而吏不恤,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於潢池中耳。”宋胡铨《上高宗封事》:“祖宗数百年之赤子,尽为左衽。”清刘大櫆《祭尹少宰文》:“泰山乔狱,忽然崩摧。斯文何托,赤子畴依?”
【匍匐】诗·大雅·生民》:“诞实匍匐,克岐克嶷,以就口食。”朱熹注:“匍匐,手足并行也。”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昔有学步於邯郸者,曾未得其髣髴,又復失其故步,遂匍匐而归耳。”清昭槤《啸亭杂录·金川之战》:“二酋战慄无人色,匍匐而出。”魏巍《东方》第五部第十二章:“洞口外十几个敌人,都挟着大炸药包,继续向坑道口匍匐逼进。”2.谓倒仆伏地;趴伏。《礼记·问丧》:“孝子亲死,悲哀志懣,故匍匐而哭之。”郑玄注:“匍匐,犹颠蹷。”汉王逸《九思·悯上》:“庇阴兮枯树,匍匐兮巖石。”唐元稹《寄吴士矩》诗:“强起相维持,翻成两匍匐
【锋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敷容切,音丰。《說文》兵耑也。本作鏠。省作鋒。《釋名》刀其末曰鋒,言若鋒刺之毒利也。又《前漢·東方朔傳》變詐鋒起。《荀子·王制篇》嘗試之說鋒起。《註》如鋒刃齊起而難犯。又軍之前列。《前漢·黥布傳》布爲前鋒。又星名。《史記·天官書》斗杓端有兩星,一內爲矛招搖,一外爲盾天鋒。又國名。《史記·五帝紀》帝嚳娶鋒氏女,生放勳。《正義》作豐。又劒名。《典論》寶劒有三,其二曰華鋒。
【猬】《集韻》于貴切,音胃。《玉篇》毛刺也。《集韻》本作。隸作彙。或作蝟。
【斧螗】螳螂斧状的前肢。唐柳宗元《平淮夷雅·皇武》:“裒兇鞠顽,锋蝟斧螗。”
【裒】《唐韻》薄侯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蒲侯切,音抔。《爾雅·釋詁》聚也。《詩·小雅》原隰裒矣,兄弟求矣。又《周頌》敷天之下,裒時之對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多也。又《玉篇》減也。《易·謙卦》君子以裒多益寡。又《集韻》房尤切,音浮。義同。又博毛切。同襃。詳襃字註。 或作裦。漢典考證:〔《詩·小雅》原隰裒兮。〕 謹照原文兮改矣。 考證:〔《詩·小雅》原隰裒兮。〕 謹照原文兮改矣。
【凶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正韻》許容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虛容切,音胷。《說文》象地穿交陷其中。《徐曰》惡不可居。象地之塹也,惡可陷人也。《爾雅·釋詁》咎也。《疏》謂咎惡也。又《玉篇》短折也。又與忷通。《集韻》憂懼。《晉語》敵入而凶。《註》凶猶凶凶,恐懼。亦作兇。《說文》擾恐也。又叶虛王切,貺平聲。《東方朔·七諫》業失之而不救兮,尚何論乎禍凶。彼離畔而朋黨兮,獨行之士其何望。(兇)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許容切《韻會》虛容切,音胷。《說文》擾恐也。从人在凶下。《左傳·僖二十八年》曹人兇懼。《玉篇》懼聲也。又《增韻》凶
【鞠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居六切,音掬。《說文》蹋鞠也。《戰國策》六博蹹鞠。《註》《劉向·別錄》:蹙鞠,黃帝作,蓋因娛戲以練武士。《揚子·法言》捖革爲鞠。又《爾雅·釋言》鞠,生也。《揚子·方言》養也。楚韓鄭之閒曰鞠。《詩·小雅》母兮鞠我。《書·盤庚》鞠人謀人之保居。又《爾雅·釋言》鞠,稚也。《書·康王之誥》無遺鞠子羞。《傳》鞠子,稚子。又《玉篇》推也。《廣韻》推窮也。《書·盤庚》爾惟自鞠自苦。《傳》鞠,窮也。《詩·齊風》旣曰告止,曷又鞠止。又《小雅》鞠爲茂草。《註》鞠,窮也。《戰國策》事敗而
【顽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五還切《韻會》魚鰥切,刖平聲。《說文》頭也。从頁元聲。《玉篇》鈍也。《廣韻》愚也。《韻會》癡也。《書·堯典》父頑母嚚。《左傳·僖二十四年》心不則德義之經爲頑。又人名。《左傳·成十年》鄭人立髠頑。《註》髠頑,鄭成公子。又古通文韻,魚雲切,音輑。《蘇軾·祭韓琦文》援手拯溺,期我于仁。豈知無用,旣老益頑。又古通元韻。虞袁切,音涓。《白居易·悟眞寺詩》及爲山水遊,彌得縱疎頑。野麋斷羈絆,行走無拘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