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提真无人,圆知见可可

菩提真无人,圆知见可可

诗句读音
菩提真无人平仄:平 平 平 平 平
韵脚:上平十七眞
拼音: pú tízhēn wúrén
圆知见可可平仄:平 平 仄 仄 仄
拼音: yuánzhī jiànkě kě

菩提真无人,圆知见可可释义

【菩提】名词。梵文Bodhi的音译。意译“觉”、“智”、“道”等。佛教用以指豁然彻悟的境界,又指觉悟的智慧和觉悟的途径。《百喻经·驼瓮俱失喻》:“凡夫愚人,亦復如是,希心菩提,志求三乘。”唐玄奘《大唐西域记·婆罗痆斯国》:“太子六年苦行,未证菩提。”明陈汝元《金莲记·郊遇》:“堪笑世人懵懂,不识菩提路径。”2.树名。即菩提树。唐封演《封氏闻见记·蜀无兔鸽》:“娑婆树一名菩提,叶似白杨,摩伽陀那国所献也。”张长《泼水节·孔雀舞》:“你营巢吧,公社礼堂前面,是一棵枝叶茂盛的菩提。”参见“菩提树”。

【真无】即空无。指事物的虚幻不实。唐王昌龄《香积寺礼拜万回平等二圣僧塔》诗:“真无御化来,借有乘化归。”

【人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如鄰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而鄰切,音仁。《說文》天地之性最貴者也。《釋名》人,仁也,仁生物也。《禮·禮運》人者,天地之德,隂陽之交,鬼神之會,五行之秀氣也。又一人,君也。《書·呂》一人有慶,兆民賴之。又予一人,天子自稱也。《湯誥》嗟爾萬方有衆,明聽予一人誥。又二人,父母也。《詩·小雅》明發不寐,有懷二人。又左人,中人,翟國二邑。又官名。《周禮》有庖人,亨人,漿人,凌人之類。又楓人,老楓所化,見《朝野僉載》。又蒲人,艾人,見《歲時記》。又姓。明人傑。又左人,聞人,俱複姓。又《韻補》叶如延

【圆】《唐韻》王權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于權切,音員。與圜同。方之對也。《說文》圜,全也。《韻會》古方圓之圓皆作圜,今皆作圓。《易·繫辭》蓍之德圓而神,卦之德方以智。《管子·心術篇》能大圓者,體乎大方。《韓非子·飾邪篇》左手畫圓,右手畫方,不能兩全。《郭璞·江賦》圓淵九迴而懸騰。《註》峽江深急,激岸石而成圓流也。《元結·惡圓論歌》寧方爲皁,不圓爲卿。寧方爲汙辱,不圓爲顯榮。又圓夢,占夢以決吉凶也。《秦再思紀異錄》長安興義寺有圓夢堂,禪師智滿,圓夢獲驗,堂因以名。又與員同。《孟子》規矩方員之至也。《詩·商頌》

【知见】1.见识;见解。《汉书·文帝纪》:“令至其悉思朕之过失,及知见之所不及,匄以啟告朕。”明李贽《史纲评要·宋神宗皇帝》:“介甫之病,坐不近人情,故君实明快之言,如不闻也,然岂但介甫已乎,凡稍有知见者俱如是矣。”鲁迅《坟·文化偏至论》:“往所理想,在知见情操,两皆调整,若主智一派,则在聪明睿智,能移客观之大世界于主观之中者。”郭沫若《中国古代社会研究》第三篇第二章第二节:“从这多数的征伐事项中,可以抽绎出下列的几项知见。”2.看见,知道。宋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九:“时都统冯湛帐前适有一人在傍知见。”《廿载繁华

【可可】貌;少许貌。唐寒山《诗》之一五八:“昔时可可贫,今朝最贫冻。”宋无名氏《渔家傲》词:“雪点江梅纔可可,梅心暗弄纤纤朵。”宋刘辰翁《摸鱼儿·甲午送春》词:“春去也,尚欲留春可可。问公一醉能颇?”2.模糊貌;隐约貌。唐元稹《春六十韵》:“九霄浑可可,万姓尚忡忡。”宋周密《南楼令·次陈君衡韵》词:“暗想芙蓉城下路,花可可,雾冥冥。”3.不经心貌。前蜀薛昭蕴《浣溪沙》词:“瞥地见时犹可可,却来闲处暗思量。”宋柳永《定风波》词:“自春来、惨緑愁红,芳心是事可可。”4.恰好;恰巧。元武汉臣《生金阁》第一折:“今日买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