曝衣何许曛半黄,宫中彩女提玉箱

曝衣何许曛半黄,宫中彩女提玉箱

诗句读音
宫中彩女提玉箱平仄:平 平 仄 仄 平 仄 平
拼音: gōng1|4cǎi nǚtí|dī|dǐyù xiāng
曝衣何许曛半黄平仄:仄 平 平 仄 平 仄 平
拼音: pù yīhé xǔxūnbànhuáng

曝衣何许曛半黄,宫中彩女提玉箱释义

【宫】《唐韻》居戎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居雄切《正韻》居中切,音弓。《說文》室也。从宀,躳省聲。《白虎通》黃帝作宮室,以避寒暑。宮之言中也。《釋名》宮,穹也。屋見垣上穹隆然也。《詩·大雅》雝雝在宮。《周禮·內宰六宮註》婦人稱寢曰宮。宮者,隱蔽之言,天子謂之六寢。又《禮·儒行》儒有一畝之宮。《註》宮,牆垣也。《儀禮·士昏禮》母戒女曰:夙夜無違宮事,古者貴賤所居,皆得稱宮,至秦始定爲至尊所居之稱。又宗廟亦曰宮。《詩·召南》于以用之,公侯之宮。《孔氏曰》可以奉祭祀曰事,祭必於宗廟曰宮,互見其義也。又學名。《禮·曲禮》諸侯

【中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陟弓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陟隆切,音忠。《書·大禹謨》允執厥中。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以五禮防民僞,而敎之中。《左傳·成十三年》劉子曰:民受天地之中以生。又《左傳·文元年》舉正於中,民則不惑。《註》舉中氣也。又司中,星名。在太微垣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》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。又《前漢·律歷志》春爲陽中,萬物以生。秋爲隂中,萬物以成。又中央,四方之中也。《書·召誥》王來紹上帝,自服于土中。《註》洛爲天地之中。《張衡·東京賦》宅中圓大。又正也。《禮·儒行》儒有衣冠中。《周禮·秋官·司刺

【彩女】的宫女。南朝宋鲍照《代淮南王》诗:“紫房彩女弄明璫,鸞歌凤舞断君肠。”彩,一本作“綵”。《四游记·华光来千田国显灵》:“公主即命宫娥彩女,备香灯纸烛,亲到天王庙中行香。”评剧《铡阁老》第十二场:“叫宫娥和彩女快摆御筵!”汉代宫女的一种。后泛称宫女。《后汉书·宦者传·吕强》:“臣又闻后宫綵女数千餘人,衣食之费,日数百金。”唐王翰《蛾眉怨》诗:“宫中綵女夜无事,学凤吹簫弄清越。”明无名氏《赠书记·轻烟辨男》:“改妆祇思规避,那知为招綵女。”

【玉箱】1.玉制或玉饰的箱子。《汉武帝内传》:“帝塚中先有一玉箱、一玉杖,此是西方康渠王所献。”《陈书·江总姚察传论》:“汲郡、孔堂之书,玉箱金板之文,莫不穷研旨奥,遍探坎井。”唐沉佺期《七夕曝衣篇》诗:“曝衣何许曛半黄,宫中綵女提玉箱。”清朱鹤龄《无题》诗之四:“临粧不禁悲填臆,嫁日罗襦在玉箱。”2.指华丽的房子。《文选·曹植<七启>》:“綺井含葩,金墀玉箱。”李善注:“玉箱,犹玉房也。”箱,一本作“厢”。3.玉饰的车厢。《晋书·后妃传上·左贵嫔》:“星陈夙驾,灵舆结駟。其舆伊何?金根玉箱。其駟伊何?二骆双黄。

【曝衣】服。唐储光羲《樵父词》:“清涧日濯足,乔木时曝衣。”清沉佺期《七夕曝衣篇》:“曝衣何许曛半黄,宫中綵女提玉箱。”按,旧时有七月七日曝衣之俗。汉

【何许】。三国魏阮籍《咏怀》诗之十一:“良辰在何许?凝霜霑衣襟。”南朝齐谢朓《在郡卧病呈沉尚书》诗:“良辰竟何许?夙昔梦佳期。”2.何处。唐杜甫《宿青溪驿奉怀张员外十五兄之绪》诗:“我生本飘飘,今復在何许?”宋王谠《唐语林·补遗三》:“卢司空钧为郎官守衢州,有进士贄謁,公开卷閲其文十餘篇,皆公所製也。语曰:‘公何许得此文?’”3.为何这样。唐万楚《题情人药栏》诗:“敛眉语芳草,何许太无情:正见离人别,春心相向生。”4.如何,怎样。宋陆游《桃源忆故人》词之四:“试问岁华何许?芳草连天暮。”宋王沂孙《摸鱼儿》词:“姑

【曛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許云切,音熏。日入餘光。《玉篇》黃昏時。《謝靈運·晚出西射堂詩》夕曛嵐氣隂。

【半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博漫切,般去聲。《說文》物中分也。从八从牛。牛爲物大,可以分也。《易·繫辭》思過半矣。《禮·學記》不善學者,師勤而功半。《韓非子·內儲篇》疑也者,以爲可者半,不可者半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普半切,音泮。大片也。《前漢·李陵傳》令軍士人持二升糒,一半冰。《註》師古曰:半,讀曰判。判,大片也。又《韻補》叶眠切,音鞭。《道藏謌》遊雲落太陽,颰景凌三天。千秋似淸旦,萬歲猶日半。

【黄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乎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胡光切,音皇。《說文》地之色也。《玉篇》中央色也。《易·坤卦》黃裳元吉。象曰:黃裳元吉,文在中也。《文言》君子黃中通理。又《史記·天官書》日月五星所行之道曰黃道。又山名。《前漢·東方朔傳》北至池陽,西至黃山。又黃河。《爾雅·釋水》河出崑崙虛,色白,所渠幷千七百,一川色黃。又地名。《春秋·哀十四年》公會晉侯及吳子于黃池。《註》陳留封丘縣南有黃亭。又國名。《左傳·桓八年》楚子合諸侯于沈鹿,黃隨不會。《註》黃國,今弋陽縣。又州名。古邾國,漢西陵縣,隋黃州。又縣名。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