遣病(自此通州后作)

遣病(自此通州后作)

朝代:唐朝 | 作者:元稹 | 诗词类型:

遣病(自此通州后作)原文

自古谁不死,不复记其名。今年京城内,死者老少并。
独孤才四十,仕宦方荣荣。李三三十九,登朝有清声。
赵昌八十馀,三拥大将旌。为生信异异,之死同冥冥。
其家哭泣爱,一一无异情。其类嗟叹惜,各各无重轻。
万龄龟菌等,一死天地平。以此方我病,我病何足惊。
借如今日死,亦足了一生。借使到百年,不知何所成。
况我早师佛,屋宅此身形。舍彼复就此,去留何所萦。
前身为过迹,来世即前程。但念行不息,岂忧无路行。
蜕骨龙不死,蜕皮蝉自鸣。胡为神蜕体,此道人不明。
持谢爱朋友,寄之仁弟兄。吟此可达观,世言何足听。

遣病(自此通州后作)拼音版

zì gǔ shuí bú sǐ ,bú fù jì qí míng 。jīn nián jīng chéng nèi ,sǐ zhě lǎo shǎo bìng 。

自古谁不死,不复记其名。今年京城内,死者老少并。

dú gū cái sì shí ,shì huàn fāng róng róng 。lǐ sān sān shí jiǔ ,dēng cháo yǒu qīng shēng 。

独孤才四十,仕宦方荣荣。李三三十九,登朝有清声。

zhào chāng bā shí yú ,sān yōng dà jiāng jīng 。wéi shēng xìn yì yì ,zhī sǐ tóng míng míng 。

赵昌八十馀,三拥大将旌。为生信异异,之死同冥冥。

qí jiā kū qì ài ,yī yī wú yì qíng 。qí lèi jiē tàn xī ,gè gè wú zhòng qīng 。

其家哭泣爱,一一无异情。其类嗟叹惜,各各无重轻。

wàn líng guī jun1 děng ,yī sǐ tiān dì píng 。yǐ cǐ fāng wǒ bìng ,wǒ bìng hé zú jīng 。

万龄龟菌等,一死天地平。以此方我病,我病何足惊。

jiè rú jīn rì sǐ ,yì zú le yī shēng 。jiè shǐ dào bǎi nián ,bú zhī hé suǒ chéng 。

借如今日死,亦足了一生。借使到百年,不知何所成。

kuàng wǒ zǎo shī fó ,wū zhái cǐ shēn xíng 。shě bǐ fù jiù cǐ ,qù liú hé suǒ yíng 。

况我早师佛,屋宅此身形。舍彼复就此,去留何所萦。

qián shēn wéi guò jì ,lái shì jí qián chéng 。dàn niàn háng bú xī ,qǐ yōu wú lù háng 。

前身为过迹,来世即前程。但念行不息,岂忧无路行。

tuì gǔ lóng bú sǐ ,tuì pí chán zì míng 。hú wéi shén tuì tǐ ,cǐ dào rén bú míng 。

蜕骨龙不死,蜕皮蝉自鸣。胡为神蜕体,此道人不明。

chí xiè ài péng yǒu ,jì zhī rén dì xiōng 。yín cǐ kě dá guān ,shì yán hé zú tīng 。

持谢爱朋友,寄之仁弟兄。吟此可达观,世言何足听。


遣病(自此通州后作)作者元稹简介

元稹(779─831),字微之,河南(今河南省洛阳一带)人。幼年丧父,家境比较贫困。十五岁参加科举考试,明经及第。唐宪宗元和初,应制策第一,任左拾遗,历监察御史等职。曾因劾奏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等人的不法行为,得罪权贵,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。他遭到这次打击后,转与宦官和权贵妥协,并通过宦官崔潭峻等人的推荐,得到穆宗李恒的重用,一度出任宰相。不久,调任同州刺史。文宗太和时,任武昌军节度使,死于任上,年五十三。元稹和白居易是好朋友,他们都… 元稹详细介绍

遣病(自此通州后作)原文及翻译赏析

①午日:端午,酬:过,派遣。②节序:节令。③“榴花”句:言舞裙比石榴更红。这是怀念昔时生平岁月之意。④戎葵:即蜀葵,花开五色,似木槿。

  我放声吟诵楚辞,来度过端午。此时我漂泊在天涯远地,是一个匆匆过客。异乡的石榴花再红,也比不上京师里的舞者裙衫飘飞,那般艳丽。没有人能理解我此时的心意,慷慨悲歌后,只有一身风动凉过。万事在如今,只是空有一身老病在。墙东的蜀葵,仿佛也在嘲笑我的凄凉。杯中之酒,看起来与往年相似,我将它浇到桥下的… 查看详情

  此词是陈与义在公元1129年(建炎三年)所作,这一年,陈与义流寓湖南、湖北一带;据《简斋先生年谱》记载:“建炎三年己酉春在岳阳,四月,差知郢州;五月,避贵仲正寇,入洞庭。六月,贵仲正降,复从华容还岳阳。”又《宋史。陈与义传》载:“及金人入汴,高宗南迁,遂避乱襄汉,转湖湘,踚岭桥。”这首《临… 查看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