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此访君时,已观堂宇邃

前此访君时,已观堂宇邃

诗句读音
前此访君时平仄:平 仄 仄 平 平
拼音: qián cǐfǎngjūnshí
已观堂宇邃平仄:仄 平 平 仄 仄
韵脚:去六至
拼音: yǐguān|guàntáng yǔsuì

前此访君时,已观堂宇邃释义

【前此】公羊传·隐公二年》:“始灭,昉於此乎?前此矣。”何休注:“前此者,在春秋前。”《新唐书·卓行传·元德秀》:“前此堕车足伤,不能趋拜,太守待以客礼。”清唐才常《致唐次丞书》之五:“今以性命身家争之,而前此委曲苦衷,愈可共信於天下矣。”

【访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敷亮切,妨去聲。《說文》汎謀曰訪。《徐曰》此言汎謀,謂廣問於人也。《爾雅·釋詁》謀也。《玉篇》問也。《書·洪範》王訪于箕子。《傳》謂就而問之也。《周禮·春官》受納訪以詔王聽治。《註》納謀于王也。又議也。《楚語》敎之令,使訪物官。《註》訪,議也。物事也。使議知百官之事也。又《增韻》及也,見也。《字彙》謁見也。又方也。《前漢·高五王傳》訪以呂氏,故幾亂天下。《註》訪,猶方也。《字彙補》與昉義同。又官名。《遼史·百官志》太宗會同三年,命于骨鄰爲採訪使。又姓。唐進士訪式。又《正字通

【君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舉云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拘云切,音軍。《說文》尊也。从尹,發號,故从口。《白虎通》君者,羣也,羣下歸心也。《易·師卦》大君有命。《書·大禹謨》皇天眷命,奄有四海,爲天下君。又凡有地者,皆曰君。《儀禮·子夏傳》君,至尊也。《註》天子,諸侯,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。《晉語》三世仕家君之。又夫人亦稱君。《詩·鄘風》我以爲君。《傳》君國小君。《箋》夫人對君稱小君。《論語》邦君之妻,邦人稱之曰君夫人。稱諸異邦曰寡小君,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。又子稱父母曰君。《易·家人》家人有嚴君焉,父母之謂也。又子孫稱先

【时】〔古文〕旹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市之切《正韻》辰之切,音蒔。《說文》四時也。《釋名》四時,四方各一時。時,期也,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。《書·堯典》敬授人時。《傳》敬記天時以授人也。《又》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,以閏月定四時成歲。《禮·孔子閒居》天有四時,春秋冬夏。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隂陽之專精爲四時。《又》三月而爲一時。又《韻會》辰也,十二時也。又《廣韻》是也。《書·堯典》黎民於變時雍。《傳》時,是也。《詩·大雅》曰止曰時,築室于兹。《朱傳》可以止于是,而築室矣。又《博雅》伺也。《論語》孔子時其亡也,而往拜

【已】《廣韻》羊己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養里切,音以。《玉篇》止也,畢也,訖也。《廣韻》成也。《集韻》卒事之辭。《易·損卦》已事遄往。又《玉篇》退也。《廣韻》去也,棄也。《書·堯典》試可乃已。《論語》三已之。又太也。《廣韻》已,甚也。《孟子》仲尼不爲已甚者。《註》不欲爲已甚,太過也。又《廣韻》過事語辭。《史記·灌夫傳》已然諾。《註》索隱曰:謂已許諾,必使副其前言也。又《類篇》語已也。《增韻》語終辭。《前漢·梅福傳》亦無及已。又踰時曰已而。《史記·高帝紀》已而有娠。又與以通。《荀子·非相篇》人之所以爲人者,何

【观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古玩切,官去聲。《說文》諦視也。《韻會》所觀也,示也。《易·觀卦》大觀在上,順而巽,中正以觀天下。《朱註》觀者,有以中正示人而爲人所仰也。《書·益稷》予欲觀古人之象。《傳》欲觀示法象之服制。觀,舊音官,陸音工喚切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氏爲量。嘉量旣成,以觀四國。《註》以觀示四方,使放象之。《前漢·宣帝紀》觀以珍寶。《師古曰》觀,示也。又容觀,容貌儀觀也。《禮·玉藻》旣服習容觀玉聲乃出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多也。《詩·周頌》奄觀銍艾。《箋》奄,久。觀,多也。一音官。又《爾

【堂宇】的顶棚。亦指殿堂。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河水三》:“其殿四注两夏,堂宇綺井,图画奇禽异兽之象。”《云笈七籤》卷五:“每有神光灵气,见於堂宇。”明李东阳《重建成都府学记》:“且今之为政者,必有堂宇以为发号出令之地。”2.代指家庭。汉蔡邕《交趾都尉胡府君夫人黄氏神诰》:“上有帝室龙光之休,下有堂宇斤斤之祚。”南朝宋鲍照《游思赋》:“捨堂宇之密亲,坐江潭而为客。”

【邃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雖遂切《正韻》須遂切,音粹。《說文》深遠也。《禮·玉藻》十有二旒,前後邃延。《註》言十二旒在前後,垂而深邃,以延覆冕上。《後漢·輿服志》聖人處天子之位,服玉藻、邃延、日月所以副其德,彰其功也。又屋宇深遠亦曰邃。《屈原·離騷》閨中旣邃遠兮。漢典考證:〔《後漢·百官志》聖人處天子之位,服玉藻邃延日月,所以副其德,彰其功也。〕 謹照原書百官志改輿服志。 考證:〔《後漢·百官志》聖人處天子之位,服玉藻邃延日月,所以副其德,彰其功也。〕 謹照原書百官志改輿服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