强聒诚行险,危哉安可禁

强聒诚行险,危哉安可禁

诗句读音
强聒诚行险平仄:仄 平 平 平 仄
拼音: qiáng guōchéngxíng xiǎn
危哉安可禁平仄:平 平 平 仄 平
韵脚:下平二十一侵
拼音: wēizāiānkě|kè1|4

强聒诚行险,危哉安可禁释义

【强聒】聒”。唠叨不休。《庄子·天下》:“以此周行天下,上説下教,虽天下不取,强聒而不舍者也。”宋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“虽欲强聒,终必不蒙见察。”明刘基《念奴娇·咏蛙》词:“池塘过雨,有多少、蛙黽为谁彊聒。”茅盾《子夜》十:“总之是‘一身不入是非门’罢!伤了感情?顾不得许多了--可是荪甫却还刺刺不休强聒着什么公债!”

【诚】《唐韻》氏征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時征切,音成。《說文》信也。《廣雅》敬也。《增韻》純也,無僞也,眞實也。《易·乾卦》閑邪存其誠。《疏》言防閑邪惡,當自存其誠實也。《書·太甲》鬼神無常享,享于克誠。《傳》言鬼神不係一人,能誠信者則享其祀。《眞德秀曰》唐虞時未有誠字,《舜典》允塞卽誠之義。至伊尹告太甲始見誠字。《禮·樂記》著誠去僞,禮之經也。《中庸》誠者,天之道也。誠之者,人之道也。《註》誠者,眞實無妄之謂。又《玉篇》審也。《禮·經解》故衡誠縣,不可欺以輕重。《註》誠,猶審也。或作成。又郡名。《唐書·地

【行险】险的事;走危险的路。《礼记·中庸》:“故君子居易以俟命,小人行险以徼幸。”郑玄注:“险,谓倾危之道。”孔颖达疏:“小人以恶自居,恒行险难倾危之事,以徼求荣幸之道。”唐柳宗元《与杨诲之第二书》:“今子又以行险为车之罪。夫车之为道,岂乐於行险耶?度不得已而至乎险,期勿败而已耳。”清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上·结构》:“是此一书者,非阐明词学之书,乃教人行险播恶之书也。”2.特指行于水上。《史记·河渠书》“陆行载车,水行载舟,泥行蹈毳,山行即桥”裴駰集解引《尸子》:“行涂以楯,行险以樶,以沙以轨。”宋杨时《岳阳书事

【危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魚爲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虞爲切,僞平聲。《說文》在高而懼也。从厃,人在厓上,自卪止之也。《徐曰》孝經,高而不危,制節謹度。故从卪。《玉篇》不安貌。《廣韻》疾也。隤也,不正也。又《禮·儒行》有比黨而危之者。《註》危,欲毁害之也。又屋棟上也。《禮·喪大記》升自東榮,中屋履危。《疏》踐履屋棟高危處。又《韻會》宿名。三星。《左傳·襄二十八年註》武之宿,虛危之星。又《書·禹貢》三危旣宅。《韻會》三峗,山名。通作危。漢典考證:〔升自東榮,中屋危。〕 謹照禮記原文,危上增履字。 考證:〔升自東榮,中屋危。

【安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於寒切,案平聲。《說文》靜也,从女,在宀下。《廣韻》徐也,止也。《書·堯典》欽明文思安安。《註》安安,自然性之也。《益稷》安汝止。《註》謂止於至善也。又寧也,定也。《書·臯陶謨》在知人,在安民。《齊語》其心安焉,不見異物而遷焉。又危之對也。《前漢·賈誼傳》置之安處則安,置之危處則危。又佚樂也。《禮·表記》君子莊敬日强,安肆日偸。《左傳·僖二十三年》懷與安實敗名。又《諡法》和好不爭曰安。又何也。《禮·檀弓》吾將安仰。《楚辭·天問》九天之際,安放安屬。又與焉同。《正字通》安之於

【可】《唐韻》肯我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口我切,音坷。《說文》肯也。《廣韻》許可也。《韻會》可者,否之對。《書·堯典》囂訟可乎。《文中子·事君篇》達人哉山濤也,多可而少怪。又僅可,未足之辭。《論語》子曰:可也。又《禮·內則》擇于諸母與可者。《註》諸母,衆妾也,可者,傅御之屬也。又所也。《禮·中庸》體物而不可遺。《註》體猶生也,可猶所也。不有所遺,言萬物無不以鬼神之氣生也。又姓。《正字通》唐諫議大夫可中正,宋紹興進士可懋。又《字彙補》苦格切,音克。《魏書·吐谷渾傳》可汗,此非復人事。《唐書·突厥傳》可汗猶單于

【禁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居切,今去聲。制也,勝也,戒也,謹也,止也。《易·繫辭》禁民爲非曰義。又天子所居曰禁。《蔡邕曰》漢制,天子所居門閤有禁,非侍御之臣不得妄入,稱禁中。避元后父名,攺省中。又承酒尊之器。《禮·禮器》大夫士棜禁。《疏》承尊者皆用禁,名之禁者,因爲酒戒也。又樂名。《周禮·春官·鞮鞻氏掌四夷之樂註》東方曰韎,南方曰任,西方曰侏離,北方曰禁。亦作僸。又《說文》吉凶之忌。又《小爾雅》禁,錄也。又姓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居吟切,音金。力所勝也,當也,刧持也。《前漢·咸宣傳》猶弗能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