锵锵石渠内,序拜亦同时

锵锵石渠内,序拜亦同时

诗句读音
序拜亦同时平仄:仄 仄 仄 平 平
拼音: xùbàiyìtóng shí
锵锵石渠内平仄:平 平 仄 平 仄
韵脚:去十八隊
拼音: qiāng qiāngshí qú4|4

锵锵石渠内,序拜亦同时释义

【序】《唐韻》徐呂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象呂切,音緒。《爾雅·釋宮》東西牆謂之序。《註》所以序別內外。《疏》此謂室前堂上東廂西廂之牆也。《集韻》或作。又《玉篇》學也。《禮·王制》夏后氏養國老于東序,養庶老于西序。《註》東序,大學,在國中,王宮之東。西序,小學,在西郊。又《明堂位》夏后氏之序也。《孟子》殷曰序。又《玉篇》長幼也。《孟子》長幼有序。又《廣雅》次也。《詩·大雅》序賔以賢。《箋》謂以射中多少爲次第。《周禮·春官·小宗伯》掌四時祭祀之序事。《註》次序之時。又姓。《禮·射義》序點揚觶。《疏》序氏點名也。

【亦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羊益切。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夷益切,音睪。總也,又也。又傍及之詞。又姓。宋開禧進士亦尚節,明參將亦孔昭。又同奕。《詩·周頌》亦服爾耕。《箋》亦,大也。《正義》亦奕義通。 亦本作,象人左右兩腋形。《說文》與掖同。《詩·衡門序》誘掖其君。《釋文》《石經》作亦。亦,古掖字也,左右肘脅之閒曰掖。後从肉作腋。

【同时】1.同时代;同一时候。《庄子·盗跖》:“今夫此人,以为与己同时而生,同乡而处者,以为夫絶俗过世之士焉;是专无主正。”唐杜甫《苏大侍御访江浦赋八韵纪异》:“乾坤几反覆,扬马宜同时。”丁玲《韦护》第二章:“两人同时对望了一下,都了解那意义。”2.犹当时,那时。宋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四:“秘书新省成,徽庙临幸,孙叔诣参政作贺表……同时无能及者。”明陈继儒《珍珠船》卷一:“﹝繁彦举﹞竟流落以死,同时有郑云表者,慕彦举之为人,作诗挽之。”3.并且。鲁迅《朝花夕拾·藤野先生》:“我拿下来打开看时,很吃了一惊,同时也感

【锵锵】1.象声词。形容金石撞击发出的洪亮清越的声音。《诗·大雅·烝民》:“四牡彭彭,八鸞鏘鏘。”郑玄笺:“鏘鏘,鸣声。”汉秦嘉《留郡赠妇》诗之二:“肃肃僕夫征,鏘鏘扬和铃。”宋梅尧臣《和永叔<柘枝歌>》:“鏘鏘杂珮离芳渚,珠帽红鞾振金缕。”清袁枚《新齐谐·玉梅》:“满房帐钩箱锁之类鏘鏘有声。”丁玲《某夜》:“‘铿铿-锵锵-’,铁的镣铐在他的手上和脚上讨厌的响着。”2.象声词。特指诗文音节清越响亮。清杜芥《<楝亭诗钞>序》:“徒赏其诗渊渊尔,鏘鏘尔,非曹子所以命予者已。”3.象声词。乐声。三国魏曹丕《于谯作》诗:

【石渠】的水渠。汉刘桢《公宴》诗:“清川过石渠,流波为鱼防。”唐孟浩然《病愈过龙泉寺精舍呈易业二公》诗:“石渠流雪水,金子耀霜橘。”2.见“石渠阁”。

【内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奴對切,餒去聲。《說文》入也,从冂入,自外而入也。《玉篇》裏也。《增韻》中也。《易·坤卦》君子敬以直內,義以方外。又《前漢·鼂錯傳》先爲築室家,有一堂二內。《註》二房也。《韻會》房室曰內,天子宮禁曰內。漢制,天子內中曰行,內猶禁中也。唐有三內,皇城在長安西北隅,曰西內。東內曰大明宮,在西內之東。南內曰興慶宮,在東內之南。又五內,五中也。《魏志·王浚傳註》聞命驚愕,五內失守。又職內,官名。《周禮·天官註》職內,主人也。若今之泉所入,謂之少內。又河內,地名。《周禮·夏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