樯形栉栉斜,浪态迤迤好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樯形栉栉斜 | 平仄: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:下平九麻 拼音: qiángxíngzhì zhìxié |
浪态迤迤好 | 平仄: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:上三十二晧 拼音: làng tàiyǐ yǐhǎo|hào |
樯形栉栉斜,浪态迤迤好释义
【樯】《唐韻》在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慈良切,音牆。《玉篇》船檣,帆柱也。本作檣。《王粲·從軍詩》柎衿倚舟檣。
【栉栉】繁密。唐李贺《秦王饮酒》诗:“银云櫛櫛瑶殿明,宫门掌事报一更。”王琦汇解:“櫛櫛,相比次貌。”宋周密《齐东野语·二张援襄》:“远望军船櫛櫛,旗帜纷紜。”宋范成大《京城》诗:“倚天櫛櫛万楼棚,圣代规模若化成。”
【斜】《唐韻》似嗟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徐嗟切,音邪。《說文》抒也。《玉篇》散也,不正也。《王延壽·魯靈光殿賦》枝牚杈枒而斜據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余遮切《正韻》于遮切,音耶。梁州谷名。在武功西南。《前漢·揚雄傳》西自褒斜。《註》南山谷名也。《班固·西都賦》右界褒斜,隴首之險。《註》梁州記曰:萬石城泝漢,上七里有褒谷。南口曰褒,北口曰斜。長四百七十里。又《集韻》時遮切,音闍。伊雅斜,單于名。又直加切,音秅。義同。
【浪态】1.波浪翻腾之貌。唐杜牧《赴京初入汴口晓景即事先寄兵部李郎中》诗:“檣形櫛櫛斜,浪态迤迤好。”2.轻浮放荡的样子。如:她在交际场中,那副媚人的浪态,令人作呕!漢
【迤迤】貌。宋沉与求《石壁寺》诗:“迴廊迤迤穿危嶠,侧涧涓涓露浅沙。”元袁桷《次韵瑾子过梁山泺三十韵》:“水花碧团团,云叶白迤迤。”相连貌。唐杜牧《赴京初入汴口晓景即事》诗:“檣形櫛櫛斜,浪态迤迤好。”原注:“迤,徒何反。”汉
【好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呼皓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許皓切,蒿上聲。美也,善也。《詩·鄭風》琴瑟在御,莫不靜好。又相善也。《詩·衞風》永以爲好也。又好會也。《周禮·春官》琬圭以結好。《左傳·文十二年》藉寡君之命,結二國之好。又人名。張好好,年十三,姣麗善歌,杜牧置樂籍中。見《唐書·杜牧傳》。又曲名。武夷君于山頂會鄕族,仙樂競奏,唱人閒好。見《武夷山志》。又《廣韻》呼到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虛到切,音耗。《說文》愛而不釋也。女子之性柔而滯,有所好,則愛而不釋,故於文,女子爲好。《詩·唐風》中心好之。又孔也。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