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里江山,两行珠翠,端为骚人付
千里江山,两行珠翠,端为骚人付释义
【端】〔古文〕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多官切,音偳。《說文》直也,正也。《禮·曲禮》振書端書于君前。《註》端,正也。《玉藻》目容端。《前漢·賈誼傳》選天下之端士,孝悌博聞,有道術者,以衞翼之。又《篇海》萌也,始也,首也。《禮·禮運》人者,天地之心,五行之端也。《公羊傳·隱元年註》上係天端。《疏》天端,卽春也。春秋說云:以元之深,正天之端。以天之端,正王者之政也。《左傳·文元年》先王之正,時也,履端于始。《疏》履,步也,謂推步曆之初始,以爲術曆之端首。《孟子》惻隱之心,仁之端也。《註》端者,首也。人皆有
【骚人】屈原作《离骚》,因称屈原或《楚辞》作者为骚人。唐李白《古风》:“正声何微茫,哀怨起骚人。”2.诗人,文人。南朝梁萧统《<文选>序》:“骚人之文,自兹而作。”《宣和画谱·李公麟》:“吾为画如骚人赋诗吟咏情性而已。”清沉复《浮生六记·浪游记快》:“上立一碑,大书曰‘钱塘苏小小之墓’。从此吊古骚人,不须徘徊探访矣。”典
【付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方遇切,音傳。畀也,授也。《孔叢子·記義篇》孔子曰:若苟付可付。則己不勞,而賢才不失矣。又《集韻》符遇切。同祔。祭名。《周禮·春官》大祝,言甸人讀禱付練祥掌國事。《註》付當爲祔。又姓。 《說文》从寸持物對人。《徐鉉曰》寸,手也。亦作仅。漢典考證:〔《周禮·春官》大祝,言甸人讀禱付練詳掌國事。〕 謹照原文詳改祥。 考證:〔《周禮·春官》大祝,言甸人讀禱付練詳掌國事。〕 謹照原文詳改祥。
【两行】谓不执着于是非的争论而保持事理的自然均衡为“两行”。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,是之谓两行。”郭象注:“任天下之是非。”2.两者一起通行、流行。《毛诗·周南关雎诂训传》唐陆德明题注:“故训旧本多作故,今或作詁……案:詁、故皆是古义,所以两行。”3.两者一起施行、实行。《新唐书·吕諲传》:“始在河西,悉知诸将能否,及为尹,奏取材者数十人总牙兵,故威惠两行。”
【珠翠】1.珍珠和翡翠。妇女华贵的饰物。汉傅毅《舞赋》:“珠翠的皪而炤燿兮,华袿飞髾而杂纤罗。”唐刘知几《史通·杂说下》:“夫盛服饰者,以珠翠为先;工绘事者,以丹青为主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四回:“连忙过来见姑娘,见他头上略带着几枝内款时妆的珠翠。”冰心《六一姊》:“她们三个珠翠满头,粉黛俨然。”2.借指盛装女子。唐陆龟蒙《杂伎》诗:“六宫争近乘舆望,珠翠三千拥赭袍。”宋梅尧臣《和韵三和戏示》:“蓬蒿自有蒋生乐,珠翠寧容郑氏陪。”原注:“郑康成与卢子干同事马融,融后堂有珠翠之会,康成不得预焉。”清赵翼《陪松崖漕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