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鼻祖守关门,一念还为李耳孙

千年鼻祖守关门,一念还为李耳孙

诗句读音
千年鼻祖守关门平仄: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
拼音: qiān niánbí zǔshǒuguān mén
一念还为李耳孙平仄: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
拼音: yī niànhuán|háiwéi|wèilǐ ěr1|4

千年鼻祖守关门,一念还为李耳孙释义

【千年】时间久远。晋陶渊明《挽歌诗》:“幽室一已闭,千年不復朝。”南朝梁沉约《齐故安陆昭王碑文》:“盖百代之仪表,千年之领袖。”唐卢照邻《中和乐章·歌登封》:“山称万岁,河庆千年。”毛泽东《浪淘沙·北戴河》词:“往事越千年,魏武挥鞭。”汉

【鼻祖】1.始祖,有世系可考的最初的祖先。《汉书·扬雄传上》:“有周氏之嬋嫣兮,或鼻祖於汾隅。”颜师古注:“雄自言系出周氏而食采於扬,故云始祖於汾隅也。”金元好问《济南庙中古桧同叔能赋》诗:“瀨乡留耳孙,闕里传鼻祖。”清秋瑾《黄帝纪元大事表》:“黄帝者,汉族之鼻祖也。”2.比喻某一学派或某一行业的创始人。清王韬《瓮牖馀谈·西国造纸法》:“人莫不以蔡伦为造纸之鼻祖矣!”李大钊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》:“故社会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不能不推马克思。”3.比喻最早出现的某一事物。明陆时雍《诗镜总论》:“五言在汉,遂为鼻祖。”清杨

【守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書九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始九切,音首。《說文》守,守官也。从宀,官府也。从寸,法度也。《玉篇》收也,視也,護也。《易·繫辭》何以守位,曰仁。《周禮·天官》獸人職時田則守罟。《註》防獸觸攫也。又《廣韻》主守也。《左傳·昭二十年》晏子云:山林之木,衡鹿守之。澤之萑蒲,舟鮫守之。藪之薪蒸,虞守之。海之鹽蜃,祈望守之。衡鹿等皆官名。又《增韻》攻守也。《易·坎卦》王公設險,以守其國。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阻三面而守。又《唐韻》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舒救切,音獸。《增韻》守之也,所守也,爲

【关门】上的门。《周礼·地官·司关》:“国凶札,则无关门之征。”郑玄注引郑司农曰:“无关门之征者,出入关门无租税。”唐岑参《陪使君早春西亭送王赞府赴选》诗:“客舍草新出,关门花欲飞。”《明史·袁崇焕传》:“已,承宗镇关门,益倚崇焕。”2.把门关起来。汉王褒《僮约》:“已而盖藏,关门塞竇。”宋苏轼《北寺》诗:“畏虎关门早,无村得米迟。”《新华月报》1979年第3期:“这时天色已晚,商店早关门了。”3.特指人体的器官,肾。汉张仲景《伤寒论·太阳病中》:“然大肠之不固,仍责在胃,关门之不紧,仍责在脾。”晋皇甫谧《针灸甲

【一念】1.一动念间;一个念头。南朝梁沉约《却出东西门行》:“一念起关山,千里顾兵窟。”唐陈鸿《长恨歌传》:“由此一念,又不得居此,復堕下界。”宋陆游《自规》诗:“忿慾俱生一念中,圣贤亦本与人同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六回:“你可晓得一念不违天理人情,天地鬼神会暗中呵护,一念背了天理人情,天地鬼神也会立刻不容。”2.佛家语。指极短促的时间。《仁王般若波罗蜜经·观空品》:“九十刹那为一念。”北魏昙鸾《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》卷上:“六十刹那为一念。”《翻译名义集·时分》:“一念中有九十刹那。”

【还】《篇海類編》音浮。又音否。俗作還字,非。(還)《唐韻》戸關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胡關切,音環。《說文》復也。《玉篇》反也。《詩·小雅》爾還而入,我心易也。還而不入,否難知也。《註》反也。又《正韻》退也,歸也。《儀禮·鄕飮酒禮》主人答拜還,賔拜辱。《註》還,猶退也。《前漢·高帝紀》還守豐。又《灌嬰傳》還定三秦。又顧也。《左傳·昭二十年》無所還忌。《註》還,猶顧也。又償也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以道佐人主者,不以兵强天下,其事好還。又大還、小還,日至之名。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日至于鳥次,是謂小還。至于女紀,是謂大

【李耳】。《太平御览》卷八九一引汉应劭《风俗通》:“呼虎为李耳。俗説虎本南郡中庐李氏公所化为,呼‘李耳’因喜,呼‘班’便怒。”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兽二·虎》:“李耳当作狸儿,盖方言狸为李,儿为耳也。”

【孙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思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蘇昆切,音飱。《說文》子之子也。从子从系。系,續也,言順續先祖之後也。《爾雅·釋親》子之子爲孫,孫之子爲曾孫。《朱子曰》曾,重也,自曾孫以至於無窮,皆得稱之也。又凡臨祭祀,內事曰孝孫,外事曰曾孫。《詩·小雅》神保是饗,孝孫有慶。《書·武成》告於皇天后土,所過名山大川,曰惟有道曾孫周王發。又物再生亦曰孫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司樂》孫竹之管。《註》竹枝根之末生者。又《番禺志》稻再生曰稻孫。又織女曰天孫。《前漢·天文志》織女,天帝孫也。又《博物志》岱嶽亦名天孫。又靑海旁馬多龍種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