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秋万古葬平原,素业清风及子孙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素业清风及子孙 | 平仄:仄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: sù yèqīng fēngjízǐ sūn |
千秋万古葬平原 | 平仄: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: qiān qiū wàn gǔzàngpíng yuán |
千秋万古葬平原,素业清风及子孙释义
【素业】清白的操守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徐邈胡质等传论》:“徐邈清尚弘通,胡质素业贞粹……可谓国之良臣,时之彦士矣。”《晋书·陆纳传》:“汝不能光益父叔,乃復秽我素业耶!”唐刘长卿《哭陈歙州》诗:“千秋万古葬平原,素业清风及子孙。”2.先世所遗之业。旧时多指儒业。南朝梁任昉《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》:“臣本自诸生,家承素业,门无富贵,易农而仕。”《隋书·张煚传》:“周代公卿,类多武将,唯羡以素业自通,甚为当时所重。”明高叔嗣《再调考功作》诗:“惟当寻素业,归卧守荆柴。”清冯班《钝吟杂录·将死之鸣》:“家世素业,不可
【清风】清微的风;清凉的风。《诗·大雅·烝民》:“吉甫作诵,穆如清风。”毛传:“清微之风,化养万物者也。”唐杜甫《四松》诗:“清风为我起,洒面若微霜。”清沉复《浮生六记·闺房记乐》:“八窗尽落,清风徐来,紈扇罗衫,剖瓜解暑。”瞿秋白《赤都心史》十三:“清风朗日的春早,莫斯科天色已经非常和快。”2.清惠的风化。《文选·张衡<东京赋>》:“清风协於玄德,淳化通於自然。”薛综注:“清惠之风,同於天德。”晋夏侯湛《三国名臣序赞》:“丧乱备矣,胜涂未隆,先生标之,振起清风。”宋苏辙《贺致政曾太傅启》:“出同忧患,措国步於安
【子孙】1.儿子和孙子,泛指后代。《书·洪范》:“身其康强,子孙其逢吉。”汉贾谊《过秦论》上:“自以为关中之固,金城千里,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。”宋吴曾《能改斋漫录·记事一》:“侍郎于京师,遇乡人至,必命子孙出见,而列侍焉。”明张居正《请戒谕群臣疏》:“尔等亦皆垂功名於竹帛,緜禄廕於子孙,顾不美歟!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一回:“便是将来的子孙,有命作官固好。不然,守着这点地方,也还可以耕种读书,不至冻饿。”2.单指儿子。《隋书·西域传·附国》:“有死者……子孙不哭,带甲儛剑而呼云:‘我父为鬼所取,我欲报寃杀鬼。’”
【千秋万古】犹言千秋万代,形容岁月长久。唐刘希夷《公子行》:“百年同谢西山日,千秋万古北邙尘。”元范梈《王氏能远楼》诗:“醉捧勾吴匣中剑,斫断千秋万古愁。”夏衍《秋瑾传》第三幕第二场:“记录下来,好让千秋万古的人知道。”
【葬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則浪切,音髒。《說文》从死在茻中,一其中,所以薦之。《禮·檀弓》國子高曰:葬者,藏也。又《集韻》才浪切,音臓。義與藏同。又《正韻》兹郞切,音臧。《周禮·地官》族師,以相葬埋。劉昌宗引《漢書·尹賞傳》枯骨後何葬,協乎聲讀。 《韻學集成》或作塟,見《三輔黃圖》。
【平原】平坦的原野。《左传·桓公元年》:“秋,大水。凡平原出水为大水。”汉王粲《七哀》诗:“出门无所见,白骨蔽平原。”唐方干《哭秘书姚少监》诗:“晓向平原陈葬礼,悲风吹雨溼铭旌。”刘半农《晓》诗:“太阳的光线,一丝丝透出来,照见一片平原,罩着层白蒙蒙的白雾。”2.指战国时赵国公子平原君。唐李白《送薛九被谗去鲁》诗:“蛾眉笑躄者,宾客去平原。”唐白居易《长斋月满携酒与梦得对酌》诗:“若怕平原怪先醉,知君未惯吐车菌。”明许自昌《水浒记·分飞》:“气概雄,论交四海芳名重,魏齐应有平原拥;就不然的时节,他做丧家之狗天涯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