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塘湖春行注释版

钱塘湖春行注释版

孤山寺北贾(jiǎ)亭西,水面初平云脚低。
孤山寺:南北朝时期陈文帝(522~565)初年建,名承福,宋时改名广华。孤山:在西湖的里、外湖之间,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,所以称孤山。贾亭:又叫贾公亭。西湖名胜之一,唐朝贾全所筑。水面初平:湖水才同堤岸齐平,即春水初涨。初: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,常用来表示时间,是指不久。云脚低:白云重重叠叠,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,看上去,浮云很低,所以说“云脚低”。云脚:接近地面的云气,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。“脚”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。这里指低垂的云。

几处早莺争暖树,谁家新燕啄春泥。
早莺:初春时早来的黄鹂。莺:黄鹂,鸣声婉转动听。争暖树: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。暖树:向阳的树。新燕: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。啄:衔取。燕子衔泥筑巢。春行仰观所见,莺歌燕舞,生机动人。侧重禽鸟。

乱花渐欲迷人眼,浅草才能没(mò)马蹄。
乱花:纷繁的花。渐:副词,渐渐地。欲:副词,将要,就要。迷人眼:使人眼花缭乱。浅草:浅浅的青草。才能:刚够上。没:遮没,盖没。春行俯察所见,花繁草嫩,春意盎然。侧重花草。浅浅的青草刚够没过马蹄。

最爱湖东行不足,绿杨阴里白沙堤(dī)
湖东:以孤山为参照物,白沙堤(即白堤)在孤山的东北面。行不足:百游不厌。足,满足。阴:同“荫”,指树荫。白沙堤:即今白堤,又称沙堤、断桥堤,在西湖东畔,唐朝以前已有。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,是另一条。

钱塘湖春行注释版相关古诗注释

观刈麦注释版

田家少闲月,五月人倍忙。 夜来南风起,小麦覆(fù)陇(lǒng)黄。覆陇黄: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。覆:盖。陇:同“垄”,这里指农田中种植作物的土埂,这里泛指麦地。 妇姑荷(…

春寒注释版

二月巴陵日日风,春寒未了怯园公。巴陵:古郡名,今湖南岳阳市。园公:诗人自注:“借居小园,遂自号园公。”海棠不惜胭(yān)脂(zhī)色,独立蒙蒙细雨中。胭脂:一种红色颜料。…

轻肥注释版

意气骄满路,鞍(ān)马光照尘。意气骄满路:行走时意气骄傲,好像要把道路都“充满”了。意气:指意态神气。鞍马:指马匹和马鞍上华贵的金银饰物。 借问何为者,人称是内臣。内臣:…

买花注释版

帝城春欲暮,喧(xuān)喧车马度。帝城:皇帝居住的城市,指长安。喧喧:喧闹嘈杂的声音。度:过。 共道牡丹时,相随买花去。 贵贱无常价,酬(chóu)直看花数。无常价:…

怨词注释版

秋木萋萋,其叶萎黄,有鸟处山,集于苞(bāo)桑。苞桑:丛生的桑树。养育毛羽,形容生光,既得行云,上游曲房。形容:形体和容貌。曲房:皇宫内室。 离宫绝旷,身体摧藏,志念没沉,…

李白墓注释版

采石江边李白坟,绕田无限草连云。李白墓:唐代大诗人李白死于当涂(今属安徽),初葬龙山,元和十二年(817年)正月迁葬青山。今安徽马鞍山南采石山下采石镇犹存墓址。…

夜筝注释版

紫袖红弦明月中,自弹自感暗低容。 弦凝(níng)指咽声停处,别有深情一万重。

观刈麦注释版

田家少闲月,五月人倍忙。 夜来南风起,小麦覆(fù)陇(lǒng)黄。覆陇黄: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。覆:盖。陇:同“垄”,这里指农田中种植作物的土埂,这里泛指麦地。 妇姑荷(…

阴雨注释版

岚(lán)雾今朝重,江山此地深。岚雾:山中雾气。 滩声秋更急,峡气晓多阴。 望阙(què)云遮眼,思乡雨滴心。阙:京城,宫殿。 将何慰幽独,赖此北窗琴。

琴茶注释版

兀兀寄形群动内,陶(yǎo)陶(yǎo)任性一生间。兀兀:性格高标而不和于俗。陶陶:和乐貌,《诗经·国风·王风·君子阳阳》:“君子陶陶。” 自抛官后春多梦,不读书来老更闲。…

早冬注释版

十月江南天气好,可怜冬景似春华。霜轻未杀萋(qī)萋草,日暖初干漠漠沙。老柘(zhè)叶黄如嫩树,寒樱枝白是狂花。此时却羡闲人醉,五马无由入酒家。

忆江南·江南好注释版

江南好,风景旧曾谙(ān)。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。能不忆江南? 忆江南:唐教坊曲名。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。谙:熟悉。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。江花: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