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塘湖春行注释版

钱塘湖春行注释版

孤山寺北贾(jiǎ)亭西,水面初平云脚低。
孤山寺:南北朝时期陈文帝(522~565)初年建,名承福,宋时改名广华。孤山:在西湖的里、外湖之间,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,所以称孤山。贾亭:又叫贾公亭。西湖名胜之一,唐朝贾全所筑。水面初平:湖水才同堤岸齐平,即春水初涨。初: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,常用来表示时间,是指不久。云脚低:白云重重叠叠,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,看上去,浮云很低,所以说“云脚低”。云脚:接近地面的云气,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。“脚”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。这里指低垂的云。

几处早莺争暖树,谁家新燕啄春泥。
早莺:初春时早来的黄鹂。莺:黄鹂,鸣声婉转动听。争暖树: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。暖树:向阳的树。新燕: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。啄:衔取。燕子衔泥筑巢。春行仰观所见,莺歌燕舞,生机动人。侧重禽鸟。

乱花渐欲迷人眼,浅草才能没(mò)马蹄。
乱花:纷繁的花。渐:副词,渐渐地。欲:副词,将要,就要。迷人眼:使人眼花缭乱。浅草:浅浅的青草。才能:刚够上。没:遮没,盖没。春行俯察所见,花繁草嫩,春意盎然。侧重花草。浅浅的青草刚够没过马蹄。

最爱湖东行不足,绿杨阴里白沙堤(dī)
湖东:以孤山为参照物,白沙堤(即白堤)在孤山的东北面。行不足:百游不厌。足,满足。阴:同“荫”,指树荫。白沙堤:即今白堤,又称沙堤、断桥堤,在西湖东畔,唐朝以前已有。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,是另一条。

钱塘湖春行注释版相关古诗注释

放言五首·其二注释版

世途倚(yǐ)伏都无定,尘网牵缠卒(zú)未休。倚伏:即《老子》所说“祸兮福之所倚,福兮祸之所伏”,简言“倚伏”。尘网:犹尘世,即人世。古人把现实世界看做束缚人的罗网,故言。卒:…

南湖春早注释版

风回云断雨初晴,返照湖边暖复明。风回:春风返回大地。云断:云被风吹散。返照:阳光重新照射。 乱点碎红山杏发,平铺新绿水蘋(pín)生。乱:繁多。意为漫山遍野都闪现着。碎红:…

望月有感注释版

自河南经乱,关内阻饥,兄弟离散,各在一处。因望月有感,聊书所怀,寄上浮梁大兄、於潜七兄、乌江十五兄,兼示符离及下邽(guī)弟妹。河南:唐时河南道,辖今河南省大部和山东、江苏、…

忆江南·江南好注释版

江南好,风景旧曾谙(ān)。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。能不忆江南? 忆江南:唐教坊曲名。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。谙:熟悉。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。江花:…

醉赠刘二十八使君注释版

为我引杯添酒饮,与君把箸(zhù)击盘歌。引:本意为用力拉开弓。这里形容诗人用力拿过朋友的酒杯,不容拒绝。说明诗人的热情、真诚和豪爽。箸:筷子。 诗称国手徒为尔,命压人头不奈何…

采莲曲(菱叶萦波荷飐风)注释版

菱叶萦(yíng)波荷飐(zhǎn)风,荷花深处小船通。 萦:萦回,旋转,缭绕;飐:摇曳;小船通:两只小船相遇; 逢郎欲语低头笑,碧玉搔(sāo)头落水中。搔头:簪之别名;…

南湖早春注释版

风回云断雨初晴,返照湖边暖复明。风回:春风返回大地。云断:云被风吹散。返照:阳光重新照射。 乱点碎红山杏发,平铺新绿水蘋(pín)生。乱:繁多。意为漫山遍野都闪现着。碎红:…

琵琶行并序注释版

元和十年,予左迁九江郡(jùn)司马。明年秋,送客湓(pén)浦(pǔ)口,闻舟中夜弹琵琶者,听其音,铮(zhēng)铮然有京都声。问其人,本长安倡女,尝学琵琶于穆、曹二善才,…

邯郸冬至夜思家注释版

邯(hán)郸(dān)驿里逢冬至,抱膝灯前影伴身。 邯郸:地名,今河北省邯郸市。冬至: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。在十二月下旬,这天白天最短,夜晚最长。古代冬至有全家团聚的习俗。驿:…

琵琶行 / 琵琶引注释版

元和十年,予左迁九江郡(jùn)司马。明年秋,送客湓(pén)浦(pǔ)口,闻舟中夜弹琵琶者,听其音,铮(zhēng)铮然有京都声。问其人,本长安倡女,尝学琵琶于穆、曹二善才,…

除夜寄弟妹注释版

感时思弟妹,不寐百忧生。 万里经年别,孤灯此夜情。经年:经年累月,喻时间很久。 病容非旧日,归思逼新正。 早晚重欢会,羁离各长成。

别元九后咏所怀注释版

零落桐叶雨,萧条槿(jǐn)花风。零落:指脱落。萧条:指寂寥冷清的样子。槿:木槿,落叶灌木,夏秋开花,朝开夕凋。 悠悠早秋意,生此幽闲中。 幽闲:闲适自得。 况与故人别,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