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溪夹洲後溪阔,风吹细浪龙鳞活

前溪夹洲後溪阔,风吹细浪龙鳞活

诗句读音
前溪夹洲後溪阔平仄:平 平 平 平 仄 平 仄
拼音: qián xī1jiā|jiá|gā1kuò
风吹细浪龙鳞活平仄:平 平 仄 仄 平 平 平
韵脚:入十三末
拼音: fēng|fěngchuīxì lànglóng línhuó

前溪夹洲後溪阔,风吹细浪龙鳞活释义

【前溪】的溪流。《乐府诗集·清商曲辞二·前溪歌》:“忧思出门倚,逢郎前溪度。”唐刘长卿《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》诗:“白云千里万里,明月前溪后溪。”唐郎士元《赠强山人》诗:“或掉轻舟或杖藜,寻常适意钓前溪。”2.古代吴地村名。在今浙江省德清县。南朝隋唐时江南舞乐多出于此。唐无名氏《大唐传载》:“湖州德清县南前溪村,前朝教乐舞之地,今尚有数百家,尽习乐。江南声妓多自此出。所谓‘舞出前溪’者也。”3.古乐府曲名。参见“前溪曲”。

【溪】《廣韻》苦奚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牽奚切。與谿同。《說文》山瀆無所通者。又水註川曰谿。 《廣韻》或作磎。

【洲】《廣韻》《正韻》職流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之由切,音周。《說文》水渚也。《爾雅·釋水》水中可居曰洲。又《釋名》聚也。人及鳥物所聚息之處也。《詩·周南》在河之洲。又靈洲,漢縣名,屬北地郡。又《韻補》叶專於切,音朱。《劉楨·魯都賦》素秋二七,天漢指隅。緹帷彌津,丹帳覆洲。 《說文》本作州,後人加水以別州縣字。

【风】〔古文〕凬飌檒《唐韻》方戎切《集韻》方馮切《正韻》方中切,音楓。風以動萬物也。《莊子·齊物論》大塊噫氣,其名爲風。《河圖》風者,天地之使。《元命包》隂陽怒而爲風。《爾雅·釋天》南風謂之凱風,東風謂之谷風,北風謂之凉風,西風謂之泰風。《禮·樂記》八風從律而不姦。《疏》八方之風也。《史記·律書》東北方條風,立春至。東方明庶風,春分至。東南方淸明風,立夏至。南方景風,夏至至。西南方凉風,立秋至。西方閶闔風,秋分至。西北方不周風,立冬至。北方廣莫風,冬至至。《周禮·春官·保章氏》以十有二風,察天地之和命,乖別之妖

【吹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昌垂切《集韻》姝爲切《韻會》樞爲切,音炊。《說文》噓也。《玉篇》出氣也。《莊子·逍遙遊》野馬也,塵埃也,生物之以息相吹也。《詩·小雅》鼔瑟吹笙。又吹噓。《揚子·方言》吹,助也。《註》吹噓,相佐助也。又《集韻》亦作龡。《周禮·春官》笙師掌敎龡竽笙。又同炊。《荀子·仲尼篇》可炊而傹也。《註》炊與吹同。傹當爲僵。言可以氣吹之而僵仆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尺僞切,音。《廣韻》鼔吹也。《禮·月令》上丁,命樂正入學習吹。《又》季冬,命樂師大合吹而罷。《爾雅·釋樂》徒吹謂之和。《古今樂錄》漢樂有鼓吹

【细浪】唐杜甫《城西陂泛舟》诗:“鱼吹细浪摇歌扇,燕蹴飞花落舞筵。”金元好问《梁园春》诗之二:“暖入金沟细浪添,津桥杨柳緑纤纤。”毛泽东《长征》诗:“五岭逶迤腾细浪,乌蒙磅礴走泥丸。”

【龙鳞】1.龙的鳞甲。《文选·司马相如<子虚赋>》:“其土则丹青赭堊,雌黄白坿,锡碧金银,众色炫耀,照烂龙鳞。”李善注:“郭璞曰:‘如龙之鳞彩也。’”吕向注:“言众物颜色相照烂然如龙鳞也。”2.《韩非子·说难》:“夫龙之为虫也,柔可狎而骑也,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,若人有婴之者,则必杀人。人主亦有逆鳞,説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,则几矣。”后因以“龙鳞”指人主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上》:“天下士大夫捐亲戚,弃土壤,从大王於矢石之间者,其计固望其攀龙鳞,附凤翼,以成其所志耳。”唐吴兢《贞观政要·论任贤》:“若陛下不受臣言,臣亦

【活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戸括切,音佸。水名。《水經》活水,出壷關縣東玷臺下。又生也。《詩·周頌》實函斯活。又《孫穆·雞林類事》高麗方言謂弓曰活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古活切,音括。與同。活活,水流聲。《詩·衞風》北流活活。又汨活,水流疾貌。《馬融·長笛賦》汨活澎濞。又《韻補》叶胡決切,音血。《魯褒錢神論》無位而尊,無勢而熱。危可使安,死可使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