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辛万苦,负笈担簦
更新时间: 2025-09-29 05:53 出自古诗:偈颂二十五
千辛万苦,负笈担簦释义
【千辛万苦】许许多多艰难困苦。元秦简夫《赵礼让肥》第四折:“想当时受尽了千辛万苦,谁承望有今日駟马安车。”《西游补》第十五回:“只因东南有一唐僧,要到西天,会会佛祖,请家父行者权为徒弟;西方路上受尽千辛万苦。”巴金《将军集·短刀二》:“他历尽了千辛万苦,漂流了七年,埋葬了母亲。”2.谓经受很多艰难困苦。《老残游记续集遗稿》第三回:“你老子千辛万苦,挣下这个家业。”梁斌《红旗谱》二三:“你就是当家主事的人儿,千辛万苦也要把庄稼拾掇回来。”汉
【负笈】背着书箱。形容所读书之多。汉桓宽《盐铁论·相刺》:“故玉屑满篋,不为有宝;诵诗书负笈,不为有道。”马非百注释:“负笈,背着书箱。这里‘负笈’与‘满篋’对文,是説所读的书多得要用所背的书箱来计算。”2.背着书箱。指游学外地。《后汉书·李固传》“常步行寻师”李贤注引三国吴谢承《后汉书》:“固改易姓名,杖策驱驴,负笈追师三辅,学‘五经’,积十餘年。”唐白居易《相和歌辞·短歌行二》:“负笈尘中游,抱书雪前宿。”孙中山《中国之革命》:“满清之昏弱,日益暴露,外患日益亟,士大夫忧时感愤,负笈於欧、美、日本者日众。”典
【担簦】背着伞。谓奔走,跋涉。南朝宋吴迈远《长相思》诗:“虞卿弃相印,担簦为同欢。”宋张孝祥《卜算子》词:“万里去担簦,谁识新丰旅。”清江藩《<汉学师承记>序》:“担簦追师,不远千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