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有万古後万世,其中一世独虭蟧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前有万古後万世 | 平仄:平 仄 仄 仄 仄 仄 仄 韵脚:去十三祭 拼音: qiányǒu|yòuwàn|mòwàn gǔshì |
其中一世独虭蟧 | 平仄: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: qí zhōngyī shìdúdiāo láo |
前有万古後万世,其中一世独虭蟧释义
【有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云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云九切,音友。《說文》不宜有也。《春秋傳》曰:日月有食之。从月又聲。《九經字樣》有,从月。从冃,譌。又《玉篇》不無也。《易·大有疏》能大所有。又《繫辭》富有之謂大業。又《詩·商頌》奄有九有。《傳》九有,九州也。又《左傳·桓三年》有年。《註》五穀皆熟書有年。又《玉篇》果也,得也,取也,質也,寀也。又姓。《論語》有子。《註》孔子弟子有若。又《集韻》尤救切。與又通。《書·堯典》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。《詩·邶風》不日有曀。《註》有,又也。又《韻補》叶羽軌切。《前漢·敘
【万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同萬。又三字姓。西魏有柱國万紐于謹。又《廣韻》莫北切《集韻》密北切。万俟,複姓。俟音其,今讀木其。北齊特進万俟普。(萬)〔古文〕《唐韻》無販切,音蔓。《說文》蟲也。《埤雅》蜂一名萬。蓋蜂類衆多,動以萬計。又數名。《易·乾象》萬國咸寧。《前漢·律歷志》紀于一,協于十,長于百,大于千,衍于萬。又舞名。《詩·邶風》方將萬舞。《疏》萬者,舞之總名。《大戴禮·夏小正》萬也者,干戚舞也。《韻會》湯武以萬人得天下,故干舞稱萬舞。又州名。《寰宇記》漢巴東郡,後唐貞觀曰萬州。又姓。《通志·氏族略》萬
【万古】1.犹远古。《宋书·顾觊之传》:“皆理定於万古之前,事徵於千代之外。”晋葛洪《抱朴子·勖学》:“故能究览道奥,穷测微言,观万古如同日,知八荒若户庭。”明陈子龙《谒禹陵》诗:“万古终河洛,其咨永不忘。”2.犹万代;万世。形容经历的年代久远。《北齐书·文宣帝纪》:“﹝高洋﹞詔曰:‘朕以虚寡,嗣弘王业,思所以赞扬盛绩,播之万古。’”唐杜甫《戏为六绝句》之二:“尔曹身与名俱灭,不废江河万古流。”明李贽《与梅衡湘书》:“若我边彼边各相戕伐,则边境常态,万古如一,何足掛齿牙耶!”艾青《芦笛·笑》:“如能捡得那样的一颗
【世】〔古文〕卋《廣韻》舒制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始制切,音勢。代也。《詩·大雅》本支百世。又《論語》必世而後仁。《註》三十年爲一世。《左傳·宣三年》王孫滿曰:卜世三十,卜年七百,天所命也。又《維摩經》大千世界。《註》世謂同居天地之閒,界謂各有彼此之別。又姓。《風俗通》秦大夫世鈞。又與生同。《列子·天瑞篇》亦如人自世之老,皮膚爪髮,隨世隨落。《註》世與生同。又《韻補》叶私列切,音薛。《詩·大雅》殷鑒不遠,在夏后之世。叶上撥。撥音撇。《晉書·樂志》匡時拯俗,休功蓋世。宇宙旣康,九有有截。 《集韻》書作。
【其中】这里面;那里面。《论语·为政》:“言寡尤,行寡悔,禄在其中矣。”刘半农《瓦釜集·代自叙》:“关于语言,我前次写信给你,其中有一段,可以重新写出。”
【一世】犹一代。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一世无道,国未艾也。”《战国策·韩策三》:“昭釐侯一世之明君也;申不害一世之贤士也。”《史记·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夫匈奴难得而制,非一世也。行盗侵驱,所以为业也。”《新唐书·郭子仪传赞》:“权倾天下而朝不忌,功盖一世而上不疑。”2.三十年。汉王充《论衡·宣汉》:“孔子所谓一世,三十年也。”唐权德舆《古兴》诗:“人生大限虽百岁,就中三十称一世。”《宋史·张咏传》:“初,咏与青州傅霖少同学。霖隐不仕,咏既显,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,至是来謁。閽吏白傅霖请见,咏责之曰:‘傅先生天下贤士
【独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徒谷切《正韻》杜谷切,音犢。《說文》犬相得而。从犬蜀聲。羊爲羣,犬爲獨也。又獸名。《埤雅》顏從曰:獨一叫而猨散,鼉一鳴而龜伏。或曰鼉鳴夜,獨叫曉。獨,猨類也。似猨而大,食猨。今俗謂之獨猨。蓋猨性羣,獨性特,猨鳴三,獨叫一,是以謂之獨也。又獨,獸名。詳前字註。又《廣韻》單獨。《詩·小雅》哀此惸獨。《傳》獨,單也。《又》念我獨兮。《爾雅·釋山》獨者蜀。《疏》蟲之孤獨者名蜀,是以山之孤獨者亦名曰蜀也。《揚子·方言》一蜀也。南楚謂之獨。又山名。《山海經》獨山,多金玉美石。又《廣韻》複姓有獨
【虭蟧】蛄。蝉的一种。《方言》第十一:“蛥蚗,齐谓之螇螰。楚谓之蟪蛄,或谓之蛉蛄。秦谓之蛥蚗。自关而东谓之虭蟧,或谓之蝭蟧,或谓之蜓蚞,西楚与秦通名也。”郭璞注:“貉料二音。”宋欧阳修《绿竹堂独饮》诗:“前有万古后万世,其中一世独虭蟧。”元贡师泰《剪灯联句》:“春阳嘘蛺蝶,秋冷蜕虭蟧。”唠叨。反覆地说。虭,用同“叨”。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