悄叠损缕衣,凝尘暗掩,金斗熨清润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金斗熨清润 | 平仄:平 仄 仄 平 仄 拼音: jīn dòuyùn|yùqīng rùn |
凝尘暗掩 | 平仄:平 平 仄 仄 拼音: níng chénàn |
悄叠损缕衣 | 平仄: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:上平八微 拼音: qiǎo|qiāosǔnlǚyī |
悄叠损缕衣,凝尘暗掩,金斗熨清润释义
【金斗】。《吕氏春秋·长攻》:“先令舞者置兵其羽中数百人,先具大金斗。代君至,酒酣,反斗而击之,一成,脑涂地。”高诱注:“金斗,酒斗也。金重,大,作之可以杀人。”宋孔平仲《怀井仪堂》诗:“金斗倒垂交劝饮,玉蟾分面各题诗。”清曹禺《王昭君》第二幕:“把酒一气喝完,放下金斗。”2.熨斗。唐白居易《缭绫》诗:“广裁衫袖长製裙,金斗熨波刀剪纹。”宋贺铸《菩萨蛮》词之六:“舞裙金斗熨,絳襭鸳鸯密。”3.指金印。唐李贺《送秦光禄北征》诗:“呵臂悬金斗,当唇注玉罍。”王琦汇解:“谓金印如斗大。”4.筋斗。元无名氏《黄花峪》第一
【熨】《廣韻》於胃切,音慰。同。詳字註。《史記·扁鵲傳》案抗毒熨。《註》毒熨,謂毒病之處,以藥物熨貼也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紆物切,音鬱。《廣韻》火展帛也。又《集韻》一曰火斗。或作。◎按集韻入聲,尉熨分載。
【清润】1.清丽温润。南朝梁锺嵘《诗品》卷下:“祏诗猗猗清润,弟祀明靡可怀。”唐杨巨源《崔娘诗》:“清润潘郎玉不如,中庭蕙草雪消初。”宋范成大《与时叙现老纳凉池上时叙诵新词甚工》诗:“想见篇中人,清润如君诗。”《人民日报》1953.11.1:“弘仁之作是似枯而实清润的。”2.清凉滋润。唐萧颖士《泛舟蓬池宴李文部序》:“晚林未疏,堤草更緑,经雨泛丽,微风清润。”宋周邦彦《丁香结》词:“澹暮色,倍觉园林清润。”宋袁文《瓮牖闲评》卷七:“时小雨清润,十三日所移竹各已苏息。”3.清新柔和。庐隐《或人的悲哀》:“我不敢多想
【凝尘】积聚的尘土。《晋书·简文帝纪》:“帝少有风仪,善容止,留心典籍,不以居处为意,凝尘满席,湛如也。”宋周密《齐东野语·经验方》:“熊胆善辟尘,试之之法:以浄水一器,尘羃其上,投胆粟许,则凝尘豁然而开。”清纳兰性德《生查子》词:“散帙坐凝尘,吹气幽兰并。”
【暗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烏紺切。音闇。《說文》日無光也。《玉篇》不明也。又《博雅》深也。《揚雄·甘泉賦》稍暗暗而靚深。《註》暗暗,深空之貌。又《集韻》鄔感切,音黤。義同。又《韻補》叶伊甸切。《歐陽修·送胡學士詩》都門春漸動,柳色綠將暗。挂帆千里風,水闊江灩灩。
【悄】《唐韻》親小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七小切,音。《說文》憂也。《詩·邶風》憂心悄悄。又《風》勞心悄兮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七肖切,音俏。急也。
【损】〔古文〕扻《唐韻》《正韻》蘇本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鎖本切,孫上聲。《說文》減也。又卦名。《易·損卦》損下益上,其道大行。《疏》下自減損,以奉於上也。又傷也,貶也,失也。zdic.net漢典
【缕】《廣韻》力主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隴主切,音僂。《說文》綫也。《廣韻》絲縷。《周禮·天官》典枲掌布緦縷紵之麻草之物。《孟子》有布縷之征。《楚辭·招魂》秦篝齊縷。又覼縷。委曲也。《柳宗元·寄許孟容書》雖欲秉筆覼縷。又結縷,草名。《爾雅·釋草》傅橫目。《註》一名結縷,俗謂之鼓箏草。又《集韻》郞侯切,音婁。褸或作縷。《玉篇》貧無衣,醜弊也。《小爾雅》布褐而紩之,謂藍縷。《左傳·宣十二年》篳路藍縷,以啓山林。《註》藍縷,敝衣。《類篇》褸或作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