乔松在何许,亦若茫昧然

乔松在何许,亦若茫昧然

诗句读音
乔松在何许平仄:平 平 仄 平 仄
拼音: qiáo sōngzàihé xǔ
亦若茫昧然平仄:仄 仄 平 仄 平
韵脚:下平二仙
拼音: yì4|3máng mèirán

乔松在何许,亦若茫昧然释义

【乔松】1.高大的松树。《诗·郑风·山有扶苏》:“山有乔松,隰有游龙。”汉马融《广成颂》:“陵乔松,履脩樠;踔攳枝,杪标端;尾苍蜼,掎玄猨;木产尽,寓属单。”明沉鲸《双珠记·人珠还合》:“特俾丝萝,得附乔松。”2.古代传说中王子乔和赤松子的并称。两人均为传说中的仙人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,让贤者授之,必有伯夷之廉,长为应侯,世世称孤,而有乔松之寿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董昭传》:“居有泰山之固,身为乔松之偶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一○二回:“但存忠孝节,何必寿乔松。”

【在】《唐韻》昨宰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盡亥切,裁上聲。《爾雅·釋訓》居也。《易·乾傳》在下位而不憂。又察也。《書·舜典》在璿璣玉衡,以齊七政。《禮·文王世子》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。又存也。《論語》父母在。又所在也。《前漢·武帝紀》徵詣行在。《蔡邕·獨斷》天子以四海爲家,謂所居爲行在所。又姓。晉汝南太守在育。又脾神曰常在,見《黃庭經》。又昨代切,音載。義同。又叶雌氏切。音此。善也。《詩·小雅》不屬于毛,不離于裏。天之生我,我辰安在。又叶才里切。示上聲。《屈原·離騷》吾令豐隆乗雲兮,求虙之所在。解佩纕以結言兮,

【何许】。三国魏阮籍《咏怀》诗之十一:“良辰在何许?凝霜霑衣襟。”南朝齐谢朓《在郡卧病呈沉尚书》诗:“良辰竟何许?夙昔梦佳期。”2.何处。唐杜甫《宿青溪驿奉怀张员外十五兄之绪》诗:“我生本飘飘,今復在何许?”宋王谠《唐语林·补遗三》:“卢司空钧为郎官守衢州,有进士贄謁,公开卷閲其文十餘篇,皆公所製也。语曰:‘公何许得此文?’”3.为何这样。唐万楚《题情人药栏》诗:“敛眉语芳草,何许太无情:正见离人别,春心相向生。”4.如何,怎样。宋陆游《桃源忆故人》词之四:“试问岁华何许?芳草连天暮。”宋王沂孙《摸鱼儿》词:“姑

【亦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羊益切。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夷益切,音睪。總也,又也。又傍及之詞。又姓。宋開禧進士亦尚節,明參將亦孔昭。又同奕。《詩·周頌》亦服爾耕。《箋》亦,大也。《正義》亦奕義通。 亦本作,象人左右兩腋形。《說文》與掖同。《詩·衡門序》誘掖其君。《釋文》《石經》作亦。亦,古掖字也,左右肘脅之閒曰掖。後从肉作腋。

【若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而灼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日灼切,音弱。《說文》若,擇菜也。又《玉篇》杜若,香草。《楚辭·九歌》采芳洲兮杜若。《夢溪筆談》杜若,卽今之高良薑。又順也。《書·堯典》欽若昊天。《傳》敬順也。《詩·小雅》曾孫是若。又汝也。《儀禮·士昏禮》勗帥以敬先妣之嗣,若則有常。《晉語》晉文公謂勃鞮曰:爾爲惠公從余于渭濵,命曰三日,若宿而至。又如也。《書·盤庚》若網在綱。又乃也。《周語》必有忍也,若能有濟也。又語辭。《儀禮·士相見禮》君若降送之,則不敢顧。《疏》若者,不定之辭也。又《前漢·武帝紀》民年九十

【茫昧】模糊不清。《汉武故事》:“神道茫昧,不宜为法。”唐韩愈《南山诗》:“山经及地志,茫昧非受授。”明刘基《题群龙图》诗:“世间万类皆可覩,茫昧独有鬼与龙。”叶圣陶《线下·潘先生在难中》:“两个孩子都怀着失望的心情,茫昧地觉得这样的上海,没有平时父亲嘴里说的上海来得好玩而有味。”

【然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類篇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如延切,音。《說文》燒也。《註》徐鉉曰俗作燃。蓋后人增加。《孟子》若火之始然。《管子·弟子職》蒸閒容蒸,然者處下。《文劉績曰》古者,束薪蒸以爲燭。蒸,細薪也。稍寬其束,使其蒸閒可各容一蒸,以通火氣。又使已然者居下,未然者居上,則火易然也。《集韻》通作。又《玉篇》許也,如是也。譍言也。《史記·張耳陳餘傳》此固趙國立名義不侵爲然諾者也。又《廣韻》語助。《禮·檀弓》歲旱,穆公召縣子而問然。《註》然之言焉也。又《廣韻》如也。《詩·邶風》惠然肯來。《禮·檀弓》貿貿然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