惬心频拾芥,应手屡穿杨

惬心频拾芥,应手屡穿杨

诗句读音
惬心频拾芥平仄:仄 平 平 平 仄
拼音: qiè xīnpín|bīnshí jiè
应手屡穿杨平仄:平 仄 仄 平 平
拼音: yìng shǒulǚchuān yáng

惬心频拾芥,应手屡穿杨释义

【惬心】快心,满意。《后汉书·杨彪传》:“司隶校尉阳球因此奏诛甫,天下莫不愜心。”唐元结《游潓泉云泉上学者》诗:“愜心则自适,喜尚人或殊。”况周颐《蕙风词话》卷一:“常有一词作成,自己亦既愜心,似乎不必再改。”

【频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符眞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毗賔切,音顰。《玉篇》急也。《廣雅》比也。《詩·大雅》國步斯頻。《傳》頻,急也。《箋》頻猶比也。國家之政,行此禍害比比然。又姓。《風俗通》漢有酒泉太守頻暢。又《說文》水厓。《徐鉉曰》今俗別作水濵,非是。《詩·大雅》池之竭矣,不云自頻。《傳》頻,厓也。《箋》頻,當作濵。又與顰同。《易·復卦》頻復厲无咎。《註》謂頻蹙之貌。又果名。《前漢·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》仁頻,幷閭。《註》仁頻,賔榔也。頻或作賔。漢典考證:〔《詩·大雅》地之竭矣,不云自頻。〕 謹照原文地改池。 考證:〔《

【拾芥】1.见“拾地芥”。2.吸引芥草。明周履靖《群物奇制》:“磁石引鍼,琥珀拾芥。”

【应手】随手;顺手。多形容技艺高超娴熟或做事得法顺当。《汉书·儒林传·辕固》:“固刺彘正中其心,彘应手而倒。”唐杜甫《奉赠李八丈判官曛》诗:“讨论实解頣,操割纷应手。”宋欧阳修《归田录》卷二:“余偶见一医僧元达者,解犀为小块子,方一寸半许,以极薄纸裹置於怀中近肉,以人气蒸之,候气薰蒸浹洽,乘热投臼中急擣,应手如粉。”郭沫若《高渐离》第二幕:“不,实在是不周到得很。因为是在外边巡游,一切供应都不应手。”

【屡】〔古文〕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龍遇切,音慮。數也。《增韻》煩數。又疾也。《詩·周頌》屢豐年。《書·益稷》屢省乃成。《註》屢,數也,當數顧省汝成功也。或作婁。

【穿杨】1.谓射箭能于远处命中杨柳的叶子。极言射技之精。语本《战国策·西周策》:“楚有养由基者,善射;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,百发百中。”唐薛业《晚秋赠张折衝》诗:“位以穿杨得,名因折桂还。”2.泛指技艺高超。《北史·隐逸传·崔赜》:“况復桑榆渐暮,藜藿屡空;举烛无成,穿杨尽弃。”元辛文房《<唐才子传>引》:“故章句有焦心之人,声律至穿杨之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