惬心时拊髀,击节日麾肱
惬心时拊髀,击节日麾肱释义
【击】《唐韻》古歷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吉歷切,音激。《說文》攴也。《徐曰》撲也。《廣韻》打也。《增韻》扣也。《易·蒙卦》擊蒙。《註》擊去童蒙,以發其昧。《史記·叔孫通傳》拔劒擊柱。又《酷吏傳》義縱以鷹擊毛摯爲治。又攻殺也。《楚語》刲羊擊豕。《註》擊,殺也。《前漢·高帝紀》急擊之勿失。又觸也。《莊子·田子方》目擊而道存矣。或作撽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敵切,音檄。與覡同。男巫也。《荀子·王制篇》知其吉凶妖祥,傴巫跛擊之事也。《註》擊讀爲覡。又《集韻》吉詣切,音訃。人名。春秋晉有屠擊。
【节日】1.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。《北史·夏侯道迁传》:“三月上巳,诸人相率至夬(夏侯夬)灵前,仍共酌饮……夬从兄欣宗云:‘今是节日,诸人忆弟畴昔之言,故来共饮。’”元吴弘道《斗鹌鹑》套曲:“寒来暑往,兔走乌飞,节令相催,答贺新正圣节日,愿我皇又添一岁。”闻一多《人民诗人--屈原》:“端午是一个人民的节日。”2.纪念日。艾青《光的赞歌》诗:“我们在自己的时代,应该像节日的焰火,带着欢呼射向高空!”魏巍《壮行集·祝福走向生活的人们》:“你们也将同样地在那些庄严的节日,想起天安门,想起毛主席,庄严地庆祝党的生日--
【麾】《廣韻》許爲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吁爲切,音撝。《玉篇》旌旗之屬,所以指麾也。《周禮·春官·巾車》建大麾以田,以封蕃國。《註》大麾,其色黑,夏后氏所建,以四時田獵者也。又或作戲。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諸侯罷戲下。《註》戲,大將之旗。又與撝同。以手指麾也。《書·牧誓》右秉白旄以麾。《詩·小雅》麾之以肱,畢來旣升。《荀子·成相篇》呂尚招麾殷民懷。《註》招麾,指麾也。又快也。《禮·禮器》祭禮不麾蚤。《註》麾之言快也。祭有常時,不以先時爲快也。又《集韻》呼恚切,音孈。以旌旗示之曰麾。又《集韻》况僞切,音齂。招也。
【肱】〔古文〕厷《廣韻》古弘切《集韻》姑弘切,音。臂上也。《正韻》臂幹。《書·臯陶謨》帝曰:臣作朕股肱耳目。《詩·小雅》麾之以肱《傳》肱,臂也。又國名。《山海經》奇肱之國,其人一臂三目,有隂有陽,乗文馬。又人名。《左傳·襄二十二年》鄭公孫黑肱。《史記·魯周公世家》子成公黑肱立。
【惬心】快心,满意。《后汉书·杨彪传》:“司隶校尉阳球因此奏诛甫,天下莫不愜心。”唐元结《游潓泉云泉上学者》诗:“愜心则自适,喜尚人或殊。”况周颐《蕙风词话》卷一:“常有一词作成,自己亦既愜心,似乎不必再改。”
【时】〔古文〕旹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市之切《正韻》辰之切,音蒔。《說文》四時也。《釋名》四時,四方各一時。時,期也,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。《書·堯典》敬授人時。《傳》敬記天時以授人也。《又》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,以閏月定四時成歲。《禮·孔子閒居》天有四時,春秋冬夏。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隂陽之專精爲四時。《又》三月而爲一時。又《韻會》辰也,十二時也。又《廣韻》是也。《書·堯典》黎民於變時雍。《傳》時,是也。《詩·大雅》曰止曰時,築室于兹。《朱傳》可以止于是,而築室矣。又《博雅》伺也。《論語》孔子時其亡也,而往拜
【拊髀】。表示激动、赞赏等心情。《庄子·在宥》:“鸿蒙方将拊髀雀跃而游。”《汉书·冯唐传》:“上既闻廉颇、李牧为人,良説,乃拊髀曰:‘嗟乎!吾独不得廉颇、李牧为将,岂忧匈奴哉!’”宋岳珂《桯史·稼轩论词》:“又曰:‘不恨古人吾不见,恨古人不见吾狂耳。’每至此,輒拊髀自笑。”明吾邱瑞《运甓记·帅阃宾贤》:“正是拊髀思颇牧,那得终军为请缨。”鲁迅《南腔北调集·<总退却>序》:“某英雄在柏林拊髀看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