麒麟阁上没公议,却把芳名最后书

麒麟阁上没公议,却把芳名最后书

诗句读音
却把芳名最后书平仄: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
拼音: quèbǎ|bàfāng míngzuìhòushū
麒麟阁上没公议平仄:平 平 平 仄 平 平 仄
拼音: qí lín géshàng|shǎng2|4gōng yì

麒麟阁上没公议,却把芳名最后书释义

【却】《唐韻》俗卻字。(卻)《唐韻》去約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乞約切,羌入聲。《說文》節欲也。从卩,谷聲。《增韻》止也,不受也。《孟子》卻之爲不恭。又《廣韻》退也。《前漢·袁盎傳》引卻愼夫人坐。《註》蘇林曰:卻謂而退之也。又《儀禮·士昏禮》啓會,卻于敦南。《疏》卻,仰也,謂仰於地。《韻會》俗作却。又訛作。

【把】《唐韻》博下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補下切《韻會》補瓦切,巴上聲。《說文》握也。《孟子》拱把之桐梓。《楚語》烝嘗不過把握。又《廣韻》持也。《增韻》執也。《戰國策》左手把其袖,右手揕其胷。《史記·殷本紀》湯自把鉞,以伐昆吾。《前漢·王溫舒傳》擇郡中豪敢往吏爲爪牙,皆把其陰重罪,而縱使督盜賊。又《釋名》把,播也。所以播除物也。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蒲巴切,音杷。與爬通。《前漢·貢禹傳》農夫捽草把土。《註》把,手掊之也。又《郊祀志》掊視得鼎。《註》掊,手把土也。又批把,樂器,推手前曰批,引手後曰把。詳批字註。又姓

【芳名】名。唐薛存诚《御制段太尉碑》诗:“青史应同久,芳名万古闻。”明徐渭《上督府公生日诗》:“詎止芳名流简册,还将伟绩著旂常。”清顾炎武《淮东》诗:“一死留芳名,一死骨已枯。寄语后世人,观此两丈夫。”2.对他人名字的美称。明陈汝元《金莲记·湖赏》:“緑窗西,青鸞一缕递支机,芳名已註姻缘簿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五四回:“这小姐芳名叫做雏鸞。”巴金《家》六:“选择的结果,只有两家姑娘的芳名不曾被淘汰。”

【最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祖外切,音醉。《說文》犯而取也。又《玉篇》聚也。《公羊傳·隱元年》會,猶最也。《註》最,聚也。最之爲言聚,今聚民曰投最。又《廣韻》極也。《史記·周勃世家》攻槐里好畤最。《註》於將率之中功爲最。《後漢·崔寔傳》常爲邊最。《註》最爲第一。又《史記·周勃世家》定上谷十一縣,右北平十六縣,遼西、遼東二十九縣,漁陽二十二縣,最。《註》索隱曰:最,都凡也,謂總舉其攻戰克獲之數也。又《前漢·敘傳》猶無益於殿最。《註》殿,負也。最,善也。《後漢·百官志》卽奏其殿最,而行賞罰。《註》課第長吏不稱職者

【麒麟阁】。在未央宫中。汉宣帝时曾图霍光等十一功臣像于阁上,以表扬其功绩。封建时代多以画像于“麒麟阁”表示卓越功勋和最高的荣誉。《三辅黄图·阁》:“麒麟阁,萧何造,以藏秘书,处贤才也。”《汉书·苏武传》:“甘露三年,单于始入朝。上思股肱之美,迺图画其人於麒麟阁。”颜师古注引张晏曰:“武帝获麒麟时作此阁,图画其像於阁,遂以为名。”唐高适《塞下曲》:“画图麒麟阁,入朝明光宫。”清李渔《玉搔头·止兵》:“麒麟阁主竟不容我这督师元老附箇名儿不成。”亦省称“麒阁”、“麒麟”。唐刘祎之《酬郑沁州》诗:“麒阁一代良,熊轩千里躅。

【上】〔古文〕丄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時亮切,音尙。在上之上,對下之稱。崇也,尊也。《易·乾·文言》本乎天者親上。又《廣韻》君也。太上極尊之稱。《蔡邕·獨斷》上者,尊位所在。但言上,不敢言尊號。又上日。《書·舜典》正月上日。《註》孔氏曰:上日,朔日也。葉氏曰:上旬之日。曾氏曰:如上戊,上辛,上丁之類。又姓。漢上雄,明上觀,上志。又上官,複姓。又《唐韻》時掌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是掌切,商上聲。登也,升也,自下而上也。《易·需卦》雲上于天。《禮·曲禮》拾級聚足,連步以上。又進也。《前漢·東方朔傳》朔

【没】〔古文〕歿歾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莫勃切,音歿。《說文》沈也。又盡也。《詩·小雅》曷其沒矣。《傳》沒,盡也。《疏》言不可盡服也。又過也。《禮·坊記》君子不以美沒禮。《疏》沒,過也。不可以財物豐多,華美其事,沒過於禮。又貪也。《晉語》不沒爲後。又乾沒。《史記·酷吏傳》張湯始爲小吏乾沒。《註》如淳曰:得利爲乾,失利爲沒。正義曰:乾沒,謂無潤澤而取他人也。又曰:陽浮慕爲乾,心內不合爲沒。又水名。《山海經》太水東南流,注于沒水。《水經注》作役水。又《孫雞林類事》高麗方言,謂水曰沒,井曰烏沒,熟水曰泥根沒

【公议】1.见“公义”。2.按公利标准而议论;公众共同评论。《韩非子·说疑》:“彼又使譎诈之士……使诸侯淫説其主,微挟私而公议。”宋司马光《刘道原<十国纪年序>》:“道原公议其得失无所隐,恶之者侧目,爱之者寒心。”《明史·外国传一·朝鲜》:“昖卒。光海君琿自称署国事,遣陪臣来讣,且请諡。帝恶其擅,不允,令该国臣民公议以闻。”叶圣陶《多收了三五斗》:“我们同行公议,这两天的价钱是糙米五块,谷三块。”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