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爱冤仇,大小内外
亲爱冤仇,大小内外释义
【大小】大与小;大或小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孟冬之月﹞审棺椁之薄厚,塋丘垄之大小。”三国蜀诸葛亮《前出师表》:“愚以为宫中之事,事无大小,悉以咨之。”明张居正《遵谕自陈不职疏》:“然臣愚,窃以为官有崇卑,则称有难易;任有大小,则责有重轻。”刘半农《瓦釜集·代自序》:“可见一种语言传布的区域的大小,和他感动力的大小,恰恰成了一个反比例。”2.指尊卑或长幼。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言君臣、上下、父子、兄弟、内外、大小皆有威仪也。”《后汉书·度尚传》:“申令军中,恣听射猎。兵士喜悦,大小皆相与从禽。”金董解元《西厢记
【内外】1.内部和外部;里面和外面。《国语·楚语上》:“夫美也者,上下、内外、小大、远近皆无害焉,故曰美。”唐韩愈《论淮西事宜状》:“为统帅者尽力行之於前,而参谋议者尽心奉之於后,内外相应,其功乃成。”清李渔《比目鱼·入班》:“须识戏房无内外,关防自有二郎神。”郭小川《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小岛》诗:“哦,同志,你已经把这个小岛内外看遍。”2.指皇后六宫和朝廷卿大夫。《周礼·天官·内竖》:“内竖掌内外之通令。”郑玄注:“内,后六宫;外,卿大夫也。”《北史·后妃传上·魏明元密皇后杜氏》:“太后训釐内外,甚有声称。”3.指
【亲爱】1.亲近喜爱。《礼记·大学》:“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。”《汉书·张禹传》:“禹心亲爱崇,敬宣而疏之。”宋范仲淹《赠大理寺丞蔡君墓表》:“故参知政事文忠公,视君诸父也,君亲爱之,过于己子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狐梦》:“何预汝事,三日郎君,便如许亲爱耶!”刘半农《战败了归来》诗:“家乡的景物都已完全改变了,一班亲爱的人们都已不见了。”2.亲近喜爱的人。《韩非子·难三》:“凡人於其亲爱也,始病而忧,临死而惧,已死而哀。”唐包佶《岭下卧疾寄刘长卿员外》诗:“唯有贫兼病,能令亲爱疏。”明高启《魏夫人宋氏墓志铭》:“
【冤仇】讎”。1.受人侵害或侮辱而产生的仇恨。唐段成式《剑侠传·贾人妻》:“﹝女﹞谓立曰:‘妾有冤仇,痛缠肌骨,为日深矣。’”《警世通言·崔待诏生死冤家》:“却恨郭排军多口,今日已报了冤讎,郡王已将他打了五十背花棒。”洪深《香稻米》第一幕:“可是他们跟你的冤仇更深了;以后他们还肯放过你么!”2.有宿怨的仇敌。唐李亢《独异志》卷下:“彼为其主用刃而刺臣者,是勇也,本不相识,岂是冤讎,遂捨之。”宋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六:“臣有两子一壻,俱是选人,到处撞见冤讎,何人更肯提挈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