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清朝诗人有哪些,清朝有哪些诗人?清朝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清朝诗人!”
邓廷桢(1776-1846),字维周,又字嶰筠,晚号妙吉祥室老人、刚木老人。
汉族,江苏江宁(今南京)人。
祖籍苏州洞庭西山明月湾。
清代官吏,民族英雄。
嘉庆六年进士,工书法、擅诗文、授编修,官至云贵、闽浙、两江总督,与林则徐协力查禁鸦片,击退英舰挑衅。
后调闽浙,坐在粤办理不善事戍伊犁。
释还,迁至陕西巡抚。
有《石砚斋诗抄》等多部著作传世。
江苏南京市有“邓廷桢墓”可供瞻仰、凭吊。
严遂成(1694—?)约清高宗乾隆初(1736年前后)在世,字崧占(一作崧瞻),号海珊,乌程(今浙江湖州)人。
雍正二年(1724)进士,官山西临县知县。
乾隆元年(1736)举“博学鸿词”,值丁忧归。
后补直隶阜城知县。
迁云南嵩明州知府,创办凤山书院。
后起历雄州知州,因事罢。
在官尽职,所至有声。
复以知县就补云南,卒官。
吴翌凤(1742~1819)清著名藏书家。
字伊仲,号枚庵、一作眉庵,别号古欢堂主人,初名凤鸣,祖籍安徽休宁,侨居吴郡槐树街(今苏州),藏书家吴铨后裔。
所著《逊志堂杂抄》10卷,系其读史笔记,内容多方涉及历代藏书、刻书史实,足资研究藏书史参考。
另著有《怀旧集》20卷、《卯须集》20卷、《吴梅村诗集笺注》20卷、《与稽斋丛稿》31卷、《东窗丛录》5卷等。
辑有《国朝文征》40卷。
郭麐(lín )(1767~1831)字祥伯,号频伽,因右眉全白,又号白眉生、郭白眉 ,一号邃庵居士、苎萝长者。
江苏吴江人。
著作主要有《灵芬馆诗集》(《初集》四卷,《二集》十卷,《三集》四卷,《四集》十二卷,《续集》八卷,《杂著》二卷,《杂著续编》四卷)、《江行日记》一卷、《唐文粹补遗》二十六卷,以及《蘅梦词》、《浮眉楼词》、《忏余绮语》各二卷等。
陈维崧(1625~1682)清代词人、骈文作家。
字其年,号迦陵。
宜兴(今属江苏)人。
清初诸生,康熙十八年(1679)举博学鸿词,授翰林院检讨。
54岁时参与修纂《明史》,4年后卒于任所。
庄棫(1830——1878 ),字中白,一字利叔,清代词人,学者,号东庄,又号蒿庵。
丹徒人,生于道光十年(1830)。
光绪四年(一八七八)卒。
享年四十九岁。
著有《蒿庵遗稿》,词甲、乙稿及补遗附焉。
唐婉,字蕙仙,生卒年月不详。
陆游的表妹,陆游母舅唐诚女儿,自幼文静灵秀,才华横溢。
她也是陆游的第一任妻子,后因陆母偏见而被拆散。
也因此写下著名的《钗头凤》(世情薄)。
姚鼐(nài)(1731~1815)清代著名散文家,与方苞、刘大櫆并称为“桐城三祖”。
字姬传,一字梦谷,室名惜抱轩(在今桐城中学内),世称惜抱先生、姚惜抱,安徽桐城人。
乾隆二十八年(1763)中进士,任礼部主事、四库全书纂修官等,年才四十,辞官南归,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、江南紫阳、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。
著有《惜抱轩全集》等,曾编选《古文辞类纂》。
黄燮清(1805~1864)晚清诗人、剧作家。
原名宪清,字韵甫,号韵珊,又号吟香诗舫主人。
浙江海盐武原镇人。
道光十五年(1835)举人,后屡试不第,晚年始得宜都县令,调任松滋,未几卒。
少工词曲,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。
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,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,颇具特色。
有《倚晴楼诗集》及《倚睛楼七种曲》传世。
成鹫(1637-1722),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。
又名光鹫,字迹删,号东樵山人。
俗姓方,名觊恺,字麟趾,番禺(今属广东省)人。
出身书香仕宦世家。
年四十一,从本师西来离幻即石洞和尚披剃。
继法于硕堂禅师,系憨山大师徒孙。
与陶环、何绛等南明抗清志士为生死之交。
与屈大均、梁佩兰唱酬,粤中士人多从教游。
先后主持澳门普济寺、肇庆庆云寺、广州大通寺,终于大通。
其为人豪放倜傥,诗文亦卓厉痛快,尽去雕饰,颇有似庄子处。
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。
作品有《楞严直说》十卷、《鼎湖山志》八卷、《咸陟堂集》四十三卷、《金刚直说》一卷、《老子直说》二卷、《庄子内篇注》一卷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