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帝宫中第一妃,宝香熏彻素绡衣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青帝宫中第一妃 | 平仄:平 仄 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:上平八微 拼音: qīng dìgōng1|4dì yīfēi|pèi |
宝香熏彻素绡衣 | 平仄: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韵脚:上平八微 拼音: bǎo xiāngxūn|xùnchèsùxiāoyī |
青帝宫中第一妃,宝香熏彻素绡衣释义
【青帝】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,是位于东方的司春之神,又称苍帝、木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秦宣公作密畤於渭南,祭青帝。”唐黄巢《题菊花》诗:“他年我若为青帝,报与桃花一处开。”清秋瑾《愤时迭前韵》之二:“一线光明放异芽,欲同青帝鬭春华。”2.道教以为木星中有九青帝,并受事于中央青皇。《云笈七籤》卷二五:“木星有九门,门内有九青帝,其一帝輒备一门,以奉承於中央青皇上真大君也。”典
【宫】《唐韻》居戎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居雄切《正韻》居中切,音弓。《說文》室也。从宀,躳省聲。《白虎通》黃帝作宮室,以避寒暑。宮之言中也。《釋名》宮,穹也。屋見垣上穹隆然也。《詩·大雅》雝雝在宮。《周禮·內宰六宮註》婦人稱寢曰宮。宮者,隱蔽之言,天子謂之六寢。又《禮·儒行》儒有一畝之宮。《註》宮,牆垣也。《儀禮·士昏禮》母戒女曰:夙夜無違宮事,古者貴賤所居,皆得稱宮,至秦始定爲至尊所居之稱。又宗廟亦曰宮。《詩·召南》于以用之,公侯之宮。《孔氏曰》可以奉祭祀曰事,祭必於宗廟曰宮,互見其義也。又學名。《禮·曲禮》諸侯
【中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陟弓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陟隆切,音忠。《書·大禹謨》允執厥中。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以五禮防民僞,而敎之中。《左傳·成十三年》劉子曰:民受天地之中以生。又《左傳·文元年》舉正於中,民則不惑。《註》舉中氣也。又司中,星名。在太微垣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》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。又《前漢·律歷志》春爲陽中,萬物以生。秋爲隂中,萬物以成。又中央,四方之中也。《書·召誥》王來紹上帝,自服于土中。《註》洛爲天地之中。《張衡·東京賦》宅中圓大。又正也。《禮·儒行》儒有衣冠中。《周禮·秋官·司刺
【第一】次序居首位或首位的。《史记·吕太后本纪》:“太傅产、丞相平等言,武信侯吕禄上侯,位次第一,请立为赵王。”宋苏轼《与梁左藏会饮傅国博家》诗:“将军破贼自草檄,论诗説剑俱第一。”《醒世恒言·杜子春三入长安》:“﹝杜子春﹞急鬆鬆跟着老者径到西廊下第一间房内,开了壁橱,取出银子。”毛泽东《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》:“夺取全国胜利,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。”2.形容程度最深;最重要。北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·养羊》:“常以正月、二月预收乾牛羊矢,煎乳第一好:草既灰汁,柴又喜焦;乾粪火软,
【宝香】1.供奉神佛所烧的香。《华严经·十回向品》:“阿僧祇宝香,其香普熏一切世界。”《敦煌变文集·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》:“和尚欲得阿孃出,不如归家烧宝香。”元陈旅《送李盘中真人代祀江南三名山》诗:“琮玉礼神通景气,宝香随地结晴嵐。”2.熏香的美称。宋辛弃疾《满江红·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》词:“料想宝香黄阁梦,依然画舫清溪笛。”清龚自珍《导引曲》:“无情绪,无情绪,寂寞掩重门。银蜡心多才有泪,宝香字断更无痕,梨花浸黄昏。”
【熏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許云切,音薰。《說文》本作。《玉篇》本作。《類篇》隷作熏。《說文》火煙上出也。从屮从黑,屮黑熏象也。《玉篇》熱也。《廣韻》火氣盛貌。同燻。《詩·豳風》穹窒熏。又《大雅》憂心如熏。《傳》熏,灼也。《釋文》熏,本又作燻。《周禮·秋官·翦氏》以莽草熏之。又《詩·大雅》公尸來止熏熏。《傳》熏熏,和悅也。《箋》熏熏,坐不安之貌。《釋文》熏,說文作醺。醉也。又《蔡邕·釋誨》下獲熏胥之辜。《註》謂相熏烝得罪也。又《呂氏春秋》東南曰熏風。又《後漢·趙壹傳》陟遂與言談,至熏夕,極歡而去。又通
【彻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直列切,音轍。《說文》通也。《論語》盍徹乎。《註》周法,什一而稅,謂之徹。徹,通也,爲天下之通法。又《廣韻》徹,達也。《左傳·成十六年》養由基蹲甲而射之,徹七札焉。《註》發達七札也。又《集韻》徹,道也。又剝取也。《詩·豳風》徹彼桑土。又治也。《詩·大雅》徹田爲糧。《傳》徹,治也。又去也。《儀禮·士冠禮》徹筮席。《左傳·宣十二年》軍衞不徹警也。《周禮·天官·膳夫》卒食以樂,徹于造。《疏》天子食終徹器之時,作樂以徹之。又毀也。《詩·小雅》徹我牆屋。《箋》徹毀我牆屋也。又《揚子·
【素】《廣韻》桑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蘇故切,音訴。《說文》作,白緻繒也。从糸,取其澤也。《九經字》隷省作素。《小爾雅》縞之麤者曰素。《釋名》素,朴素也。已織則供用,不復加巧飾也。《急就篇註》素謂緝之精白者。《禮·雜記》純以素。《註》素,生帛也。又《易·履卦》素履往旡咎。《疏》處履之始而用質素。又《詩·齊風》充耳以素乎而。《傳》素,象瑱。又《詩·魏風》不素餐兮。《傳》素,空也。又《禮·檀弓》有哀素之心也。《註》凡物無飾曰素。又《禮器》或素或靑。《註》素,尙白。又《左傳·僖二十八年》其衆素飽。《疏》素訓爲直
【绡】《廣韻》相邀切《集韻》思邀切,音宵。《說文》生絲也。《玉篇》素也,緯也。《急就篇註》綃,生白繒,似縑而疏者。一名鮮支。《禮·玉藻》綃衣以爲裼。《註》綃,綺屬也。《左思·吳都賦》泉室潛織而卷綃。《註》鮫人從水中出,曾寄食人家,積日賣綃。綃者,竹孚兪也。 亦作宵。《儀禮·士昏禮》姆纚筓宵衣在其右。《註》宵,讀如詩素衣朱綃之綃。◎按《詩·唐風》素衣朱繡,箋云:繡當爲綃。《韻補》云:當讀如肖。又《集韻》所交切,音梢。《後漢·向栩傳》著絳綃頭。《釋名》綃頭,綃鈔也。鈔髮使上也。又《木華·海賦》維長綃。《註》綃,今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