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帝行将转邹律,苍官何必爱秦封

青帝行将转邹律,苍官何必爱秦封

诗句读音
青帝行将转邹律平仄:平 仄 平 平 仄 平 仄
拼音: qīng dìxíng jiāngzhuǎn|zhuàn|zhuǎizōu lǜ
苍官何必爱秦封平仄: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
韵脚:上平三鍾
拼音: cāng guānhé bì4qínfēng

青帝行将转邹律,苍官何必爱秦封释义

【青帝】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,是位于东方的司春之神,又称苍帝、木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秦宣公作密畤於渭南,祭青帝。”唐黄巢《题菊花》诗:“他年我若为青帝,报与桃花一处开。”清秋瑾《愤时迭前韵》之二:“一线光明放异芽,欲同青帝鬭春华。”2.道教以为木星中有九青帝,并受事于中央青皇。《云笈七籤》卷二五:“木星有九门,门内有九青帝,其一帝輒备一门,以奉承於中央青皇上真大君也。”典

【行将】即将;将要。唐裴夷直《水亭》诗:“岁律行将变,君恩竟未回。”明唐顺之《赠许太宰》诗:“天子行将问黄髮,老臣何以赞嘉言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四三回:“只见五七个猎户都在那里收窝弓弩箭,见了李逵一身血污,行将下岭来,众猎户喫了一惊。”秦牧《艺海拾贝·细节》:“西德有人借口一座古老的教堂行将倾倒,把它封闭起来,在里面绘上假冒的古代壁画。”

【转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陟兗切《正韻》止兗切,專上聲。《說文》轉運也。《前漢·韓安國傳》轉粟輓輸以爲之備。又《廣韻》動也,旋也。《詩·周南》輾轉反側。《註》輾者轉之半,轉者輾之周。又《韻會》軫轉,無窮也。《揚子·太經》軫轉其道。又《廣韻》知戀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株戀切,專去聲。凡物自轉則上聲,以力轉物則去聲。又車上衣裝曰轉。《左傳·襄二十四年》踞轉而鼓琴。

【邹律】邹衍精于音律,吹律能使地暖而禾黍滋生。《列子·汤问》:“微矣子之弹也!虽师旷之清角,邹衍之吹律,亡以加之。”张湛注:“北方有地,美而寒,不生五穀。邹子吹律煖之,而禾黍滋也。”后因以“邹律”喻带来温暖与生机的事物。唐罗隐《东归别所知》诗:“邹律有风吹不变,郄枝无分住应难。”宋朱熹《梅花》诗:“自欣羌笛娱夜永,未要邹律回春温。”

【苍官】柏的别称。清曹寅《戏题》诗之三:“生小苍官豁眼青,可堪丹粉上银屏。”清厉荃《事物异名录·树木·柏》:“《经外杂抄》、樊宗师《絳守园亭记》、《后山栢诗》,皆以栢为苍官。又《表异録》以松为苍官。”典

【何必】1.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。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年钧择贤,义钧则卜,古之道也。非适嗣,何必娣之子?”三国魏嵇康《秀才答》诗之三:“都邑可优游,何必栖山原?”《朱子语类》卷一一六:“若既知悔,后次改便了,何必常常恁地悔!”巴金《灭亡》第十章:“你还有很长的时间,又何必急急于一时呢?”2.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必。唐段成式《酉阳杂俎·语资》:“歷城房家园,齐博陵君豹之山池,其中杂树森竦,泉石崇邃……公语参军尹孝逸曰:‘昔季伦金谷山泉,何必踰此?’”唐张祜《题孟处士宅》诗:“高才何必贵?下位不妨贤。”

【爱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烏代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於代切《正韻》於蓋切,同。仁之發也。从心旡聲。又親也,恩也,惠也,憐也,寵也,好樂也,吝惜也,慕也,隱也。又《孝經·諫諍章疏》愛者,奉上之通稱。又《諡法》嗇於賜與曰愛。又姓。宋刺史愛申。又叶烏胃切,音穢。《詩·小雅》心乎愛矣,遐不謂矣。《楚辭·九章》世溷濁莫吾知,人心不可謂兮。知死不可讓,願勿愛兮。《袁宏·名臣贊》滄海橫流,玉石同碎。達人兼善,廢已存愛。《謝瞻·答靈運詩》尋塗塗旣睽,卽理理已對。絲路有恆悲,矧乃所在愛。 小篆作。

【秦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廣韻》匠隣切《集韻》《類篇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慈隣切,音螓。國名。《說文》伯益之後所封國。地宜禾。《詩·秦風·車鄰註》秦,隴西谷名。在雍州鳥鼠山之東北。《疏》今秦亭,秦谷也。《韻會》春秋秦國,漢置天水郡,後魏改秦州。《釋名》秦,津也。其地沃衍有津潤也。又三秦。《史記·項羽紀》三分關中,王秦降將,章邯雍王,司馬欣塞王,董翳翟王,爲三秦。又大秦國。《後漢·西域傳》大秦在海西,亦云海西國。其人民長大平正,有類中國,故謂之大秦。又姓。秦自顓頊後,子嬰旣滅,支庶以爲秦氏。又《說文》一曰秦,禾名。又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