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寒入花骨,肃肃初自持

清寒入花骨,肃肃初自持

诗句读音
清寒入花骨平仄:平 平 仄 平 平
韵脚:入十一沒
拼音: qīng hánrùhuāgǔ|gū
肃肃初自持平仄:仄 仄 平 仄 平
拼音: sù sùchūzì chí

清寒入花骨,肃肃初自持释义

【清寒】1.清贫;贫寒。《晋书·文苑传·王沉》:“僕少长于孔颜之门,久处于清寒之路。”宋陆游《白鹤馆夜坐》诗:“袖手哦新诗,清寒媿雄浑。”明徐渭《答王口北书》:“野客清寒,僧厨斋寂,承此食肉之盛惠,得免瘦癯。”夏衍《法西斯细菌》第一幕:“他的家境清寒。”2.寒凉;寒冷。汉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治水五行》:“七十二日水用事,其气清寒而黑。”唐崔兴宗《留别王维》诗:“驻马欲分襟,清寒御沟上。”宋柳永《过涧歇近》词:“人寂静,夜永清寒,翠瓦霜凝。”清龚自珍《水调歌头》词:“风雨颯然至,竟日作清寒。”杨朔《三千里江山》第十六

【入】《唐韻》人執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日汁切《正韻》日執切,任入聲。《說文》內也。《玉篇》進也。《禮·少儀》事君,量而後入。《檀弓》孟獻子比御而不入。《註》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,猶不入寢也。又《春秋·隱二年》莒人入向。《定六年》於越入吳。《傳》造其國都曰入,弗地曰入。《註》謂勝其國邑,不有其地也。入者,逆而不順,非王命而入人國也。又《廣韻》納也,得也。又《增韻》沒也。又《楞嚴經》六入謂六塵,卽眼入色,耳入聲也。又《敎坊記》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。漢典考證:〔《檀弓》孟子比御而不入。〕 謹照原書孟子改爲孟獻子。 考

【花】〔古文〕蘤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呼瓜切,音譁。《正字通》草木之葩也。《歐陽修·花品序》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,稱牡丹則直曰花。又地名。《廣州志》南海縣有花田。又姓。唐有花驚定。《杜甫詩》成都猛將有花卿。《通志·氏族略》宋有尚書郞花尹。又《韻補》音訶。《棗據詩》延首觀神州,廻晴盻曲阿。芳林挺修榦,一歲再三花。 《說文》本作華。榮也。从艸,鄭氏曰:,象華葉垂敷之形,亏象蔕萼也。《唐韻古音》按花字,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,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,或是後人攺易。唯《後漢書·李諧·述身賦》曰:樹先春而動色,草迎歲而發花。

【骨】《唐韻》《韻會》古忽切《集韻》吉忽切,音汨。《說文》肉之覈也。《釋名》骨,滑也。骨堅而滑也。《靈樞經》腎主骨,張筋化髓榦,以立身。《周禮·天官·疾醫》以酸養骨。《註》酸木味,木根立地中似骨。《疏》謂似人之骨立肉中者。《列子·天瑞篇》精神者,天之分。骨骸者,地之分。屬天,淸而散。屬地,濁而聚。又牲骨。《禮·祭統》凡爲俎者,以骨爲主。《儀禮·鄕射禮註》以骨名肉,骨貴也。又姓。《隋書·骨儀傳》骨儀,京兆長安人。又《唐書·東夷傳》新羅,其族名第一骨,第二骨,以自別。又苦骨,苦參別名。又多骨,白荳別名。見《本草綱目

【肃肃】1.恭敬貌。《诗·大雅·思齐》:“雝雝在宫,肃肃在庙。”毛传:“肃肃,敬也。”汉扬雄《河东赋》:“穆穆肃肃,蹲蹲如也。”明方孝孺《郊祀颂》:“斋于祠宫,盛服儼恪,肃肃于动,栗栗于言,上帝在兹,敢有弗虔。”2.严正貌。《诗·小雅·黍苗》:“肃肃谢功,召伯营之。”郑玄笺:“肃肃,严正之貌。”汉班固《十八侯铭·御史大夫汾阴侯周昌》:“肃肃御史,以武以文,相赵距吕,志安君身。”唐卢照邻《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》:“贞观之末,有昭庆大法师,魁岸堂堂,威仪肃肃。”清龚自珍《题鹭津上人书册》诗:“气庄志定欬肃肃,笔冲墨粹神

【初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楚居切《正韻》楚徂切,楚平聲。《說文》始也。从刀衣,裁衣之始也。《徐曰》禮之初,施衣以蔽形。《書·禹謨》率百官若帝之初。《蔡仲》愼厥初。又《禮·檀弓》夫魯有初。《註》初謂故事。又《列子·天瑞篇》太初者,氣之始也。《韓愈詩》賢愚同一初。《韻會》又姓。

【自持】1.自我克制。《史记·儒林列传》:“宽为人温良,有廉智,自持,而善著书。”唐元稹《莺莺传》:“非礼之动,能不愧心。特愿以礼自持,毋及于乱。”明陶宗仪《辍耕录·后德》:“今上皇后弘吉剌氏……性节俭,不妬忌,动以礼法自持。”巴金《灭亡》第十四章:“但他终于能够自持,不曾把爱情向李静淑表白出来。”2.自守;自固。《商君书·农战》:“国不晨,则与诸侯争权,不能自持也。”《汉书·刘歆传》:“歆数以难向,向不能非间也,然犹自持其《穀梁》义。”晋羊祜《请伐吴疏》:“吴缘江为国,无有内外,东西数千里,以藩篱自持,所敌者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