轻红满地人慵扫,空翠霑衣雨足时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空翠霑衣雨足时 | 平仄:平 仄 平 仄 平 平 拼音: kōng cuìyīyǔ zúshí |
轻红满地人慵扫 | 平仄:平 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: qīng hóngmǎndì|derényōngsǎo|sào |
轻红满地人慵扫,空翠霑衣雨足时释义
【空翠】1.指绿色的草木。南朝宋谢灵运《过白岸亭》诗:“空翠难强名,渔钓易为曲。”郭沫若《李白与杜甫·杜甫与岑参》:“满陂空翠,净无纤尘,鸥凫散乱,管弦齐奏,四处都在唱歌。”2.指绿叶。唐孟浩然《题大禹寺义公禅房》诗:“夕阳连雨足,空翠落庭阴。”清陈维崧《齐天乐·暮春风雨》词:“小楼昨夜东风到,吹落满园空翠。”3.指青色的潮湿的雾气。唐王维《山中》诗:“山路元无雨,空翠湿人衣。”宋范成大《浪淘沙》词:“空翠湿征鞍,马首千山。”郁达夫《题画》诗之四:“贪坐溪亭晚未归,四山空翠欲沾衣。”4.指碧空,苍天。唐白居易《大
【雨足】1.雨量充足。《书·洪范》“曰雨、曰暘”唐孔颖达疏:“雨足则思暘,暘久则思雨。”宋杨万里《夏日杂兴》诗:“九郡报来都雨足,插秧收麦喜村村。”清厉鹗《雨后》诗:“野夫欣雨足,米价及时平。”2.雨脚。晋张协《杂诗》之十:“云根临八极,雨足洒四溟。”《隋书·长孙晟传》:“﹝长孙晟﹞夜登城楼,望见磧北有赤气,长百餘里,皆如雨足下垂被地。”宋寇準《点绛唇》词:“水陌轻寒,社公雨足东风慢。”参见“雨脚”。
【时】〔古文〕旹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市之切《正韻》辰之切,音蒔。《說文》四時也。《釋名》四時,四方各一時。時,期也,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。《書·堯典》敬授人時。《傳》敬記天時以授人也。《又》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,以閏月定四時成歲。《禮·孔子閒居》天有四時,春秋冬夏。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隂陽之專精爲四時。《又》三月而爲一時。又《韻會》辰也,十二時也。又《廣韻》是也。《書·堯典》黎民於變時雍。《傳》時,是也。《詩·大雅》曰止曰時,築室于兹。《朱傳》可以止于是,而築室矣。又《博雅》伺也。《論語》孔子時其亡也,而往拜
【轻红】色;粉红色。南朝梁简文帝《梁尘诗》:“依帷濛重翠,带日聚轻红。”唐杜甫《宴戎州杨使君东楼》诗:“重碧拈春酒,轻红擘荔枝。”鲁迅《三闲集·怎么写》:“恰如冢中的白骨,往古来今,总要以它的永久来傲视少女颊上的轻红似的。”2.荔枝色淡红,故用以借指荔枝。宋黄庭坚《为戎州第一》诗:“试倾一杯重碧色,快剥千颗轻红肌。”宋黄庭坚《浪淘沙·荔枝》词:“忆昔謫巴蛮,荔子亲攀,冰肌照映柘枝冠。日擘轻红三百颗,一味甘寒。”清王文治《食荔枝》诗:“旋攀樷緑云犹泫,乍擘轻红手亦香。”
【满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正韻》莫旱切《集韻》母伴切,音懣。《說文》盈溢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不自滿假。《傳》滿謂盈實。《正義》滿以器喩,故爲盈實。《管子·霸言篇》地大而不爲,命曰土滿。人衆而不理,命曰人滿。兵威而不止,命曰武滿。又姓,晉滿奮。又《集韻》莫困切,音悶。同懣。《說文》煩也。或省作滿。《前漢·霍光傳》憂滿不食。又《韻補》叶美辨切,音免。《蘇軾詩》南都從事亦學道,不恤枯腸誇腦滿。問羊他日到金華,應時相將遊閬苑。又、満、。
【地】〔古文〕埊埅嶳《廣韻》徒四切《集韻》大計切《韻會》徒二切《正韻》徒利切,音弟。《說文》元氣初分,重濁隂爲地,萬物所列也。《白虎通》地者,易也。言養萬物懷任交易變化也。《釋名》地,底也,其體底下,載萬物也。《易·說卦傳》坤爲地。《內經》岐伯曰:地爲人之下,太虛之中。黃帝曰:馮乎。曰:大氣舉之。《周禮·地官》土訓掌道地圖,以詔地事,道地慝,以辨地物,而原其生,以詔地求。《博物志》地以名山爲輔佐,石爲之骨,川爲之脈,艸木爲之毛,土爲之肉。又第也,但也。《前漢·丙吉傳》西曹地忍之。又叶徒何切,音沱。《屈原·橘頌》
【人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如鄰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而鄰切,音仁。《說文》天地之性最貴者也。《釋名》人,仁也,仁生物也。《禮·禮運》人者,天地之德,隂陽之交,鬼神之會,五行之秀氣也。又一人,君也。《書·呂》一人有慶,兆民賴之。又予一人,天子自稱也。《湯誥》嗟爾萬方有衆,明聽予一人誥。又二人,父母也。《詩·小雅》明發不寐,有懷二人。又左人,中人,翟國二邑。又官名。《周禮》有庖人,亨人,漿人,凌人之類。又楓人,老楓所化,見《朝野僉載》。又蒲人,艾人,見《歲時記》。又姓。明人傑。又左人,聞人,俱複姓。又《韻補》叶如延
【慵】《唐韻》蜀容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常容切,音鱅。《說文》懶也。从心庸聲。zdic.net漢典
【扫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蘇老切,音嫂。弃也,拚除也。《詩·大雅》洒掃廷內。又鬧掃,髻名。《三夢記》鬧掃,猶盤雅墮馬之類也。唐詩云:還梳鬧掃學宮妝。又《唐韻》《廣韻》蘇到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先到切,音譟。義同。《論語》當洒掃應對進退,則可矣。 本作埽。又與騷通。別詳土部,馬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