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黄缟玄服,翼卫两绂朱

青黄缟玄服,翼卫两绂朱

诗句读音
青黄缟玄服平仄:平 平 仄 平 平
拼音: qīng huánggǎoxuán fú
翼卫两绂朱平仄:仄 仄 仄 平 平
韵脚:上平十虞
拼音: yì wèiliǎngfúzhū|shú

青黄缟玄服,翼卫两绂朱释义

【青黄】1.青色和黄色。《楚辞·九章·橘颂》:“緑叶素荣,纷其喜兮。曾枝剡棘,圆果摶兮。青黄杂糅,文章烂兮。”王逸注:“言橘叶青,其实黄,杂糅俱盛,烂然而明。”宋范成大《晚步东郊》诗:“水墨依林寺,青黄负郭田。”2.又指黄中带青。形容不健康的脸色。张天翼《仇恨》:“每张青黄的脸上没了先前的兴奋。”3.泛指色彩。汉王充《论衡·别通》:“人目不见青黄曰盲,耳不闻宫商曰聋,鼻不知香臭曰癕。”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物色》:“凡摛表五色,贵在时见,若青黄屡出,则繁而不珍。”宋苏舜钦《上执政启》:“匠者得沟中之断木,饰以青黄

【缟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古考切,音杲。《說文》鮮色也。《博雅》練也。《小爾雅》繒之精者曰縞。《書·禹貢》闕篚纖縞。《傳》縞,白繒。《詩·鄭風》縞衣綦巾。《傳》縞衣,白色男服。《禮·檀弓》祥而縞。《疏》縞,謂縞冠。又《玉藻》縞冠素紕,旣祥之冠也。《疏》縞是生絹又。《王制》殷人哻而祭,縞衣而養老。《註》殷尚白,而縞衣裳。《戰國策》强弩之末,不能穿魯縞。《前漢·地理志註》縞,鮮支也,卽今所謂素者也。又《廣韻》古到切《集韻》居號切,音誥。義同。

【玄服】文选·宋玉<高唐赋>》:“必先斋戒,差时择日,简舆玄服。”李善注:“冬王水,水色黑,故衣黑服。”《汉书·儒林传·梁丘贺》:“﹝任章﹞亡在渭城界中,夜玄服入庙,居郎中。”颜师古注:“郎皆皁衣,故章玄衣以厕也。”

【翼卫】逸周书·大明武》:“阵若云布,侵若风行,轻车翼卫,在戎二方。”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故使从事中郎徐勋就发遣操,使缮修郊庙,翼卫幼主。”《旧唐书·牛徽传》:“两朝多难,茂贞实有翼卫之功。”《明史·韩爌传》:“时宫府危疑,爌竭诚翼卫,中外倚以为重。”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武昌起义清方档案·清吏条陈》:“近日风鹤所至,全局震动,輦轂重地尤须该大臣翼卫其间。”

【两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正韻》良獎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里養切,良上聲。《說文》再也。《易·繫辭》兼三才而兩之。又《玉篇》匹耦也。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之職》以九兩繫邦國之民。《註》兩猶耦也,所以協耦萬民,聯繫不散,有九事也。又《韻會》匹也。《左傳·閔二年》重錦三十兩。《註》三十匹也。又車數曰兩。《後漢·吳祐傳》載之兼兩。《註》車有兩輪,故稱兩。又《玉篇》二十四銖爲兩。又《雞林類事》四十曰麻兩。又《史記·平準書》更鑄四銖錢,其文爲半兩。又《南史·齊和帝紀》百姓及朝士皆以方帛塡胸,名曰假兩。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力讓

【绂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分勿切,音弗。《博雅》綬也。《易·困卦》朱紱方來。《莊子·逍遙遊註》便謂足以纓紱其心矣。《釋文》紱,或作紼。《韻會》韍,通作黻。又作紱。又《韻補》叶方味切。《張衡·西京賦》降尊就,懷璽藏紱。更旋閭閻,周觀郊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