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凉山顶照明月,无垢世界生清风

清凉山顶照明月,无垢世界生清风

诗句读音
清凉山顶照明月平仄:平 平 平 仄 仄 平 仄
韵脚:入十月
拼音: qīng liáng shān3zhào míngyuè
无垢世界生清风平仄:平 仄 仄 仄 平 平 平
拼音: wú gòushì jièshēngqīng fēng

清凉山顶照明月,无垢世界生清风释义

【清凉山】1.又称石头山。在江苏省南京市西。战国楚威王灭越,于此置金陵邑。三国吴筑石头城,故又称石城山。山上有清凉寺、扫叶楼、翠微亭及六朝、南唐遗井等古迹。其支脉小仓山即清袁枚随园所在地。参阅清顾祖禹《读史方舆纪要·江南二·江宁府》。2.山西省五台山别称。参阅唐澄观《华严经疏钞》。

【顶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都挺切,音鼎。《說文》顚也。《廣韻》頂,頭上。《揚子·方言》顚頂,上也。《易·大過》過涉滅頂。 籀作。或作顁。

【照明】;照亮。《楚辞·九辩》:“彼日月之照明兮,尚黯黮而有瑕。”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助宣重光,以照明天下。”老舍《骆驼祥子》十三:“朝阳的一点光,借着雪,已照明了全城。”2.影剧技术中特指用灯光照亮前台或场地等。洪深《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》上篇四:“舞台灯光最基本的作用是照明。”3.犹证明。《三国志平话》卷上:“吕后奏曰:‘陛下,非是子童之言,更有照明。’帝曰:‘照明者是谁?’”清龚自珍《正译第二》:“测量卜度,欲照明其数,终不可得。”

【月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魚厥切,音軏。《說文》闕也。太隂之精。《釋名》月,缺也,滿則缺也。《易·繫辭》隂陽之義配日月。《禮·祭義》月生於西。《公羊傳·莊二十五年註》月者,土地之精。《史記·天官書註》月者,隂精之宗。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水氣之精者爲月。又《書·堯典》以閏月定四時成歲。《傳》一歲十二月,月三十日,三歲則置閏焉。又《洪範》二曰月。《傳》所以紀一月。《疏》從朔至晦,大月三十日,小月二十九日。《禮·禮運》月以爲量。《註》天之運行,每三十日爲一月。又姓。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,明洪武中有月輝、月文憲

【无垢】谓清净无垢染。多指心地洁净。唐陆贽《月临镜湖赋》:“至明洞幽,至清无垢。”宋苏轼《见温泉壁上有诗亦作一绝》:“若信众生本无垢,此泉何处觅寒温?”郭沫若《星空·孤竹君之二子》:“太阳呀,你请倾耳静听,这儿安睡着两个无垢的人,我采摘花儿来把他们埋殡。”

【世界】语,犹言宇宙。世指时间,界指空间。《楞严经》卷四:“何名为众生世界?世为迁流,界为方位。汝今当知,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东南、西南、东北、西北、上、下为界,过去、未来、现在为世。”南朝梁沉约《齐禅林寺尼净秀行状》:“忽自见大光明遍於世界,山河树木,浩然无碍。”唐王缙《游悟真寺》诗:“山河穷百万,世界满三千。”2.世上;人间。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归心》:“以世界外事及神化无方,为虚诞也。”唐孟浩然《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》诗:“竹柏禪庭古,楼臺世界稀。”《西游补》第十六回:“妖魔扫尽,世界清空。”3.天下;江

【生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所庚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師庚切,音甥。《說文》進也。《玉篇》起也。《莊子·外物篇》凡道不欲壅,壅則哽,哽而不止則跈,跈則衆害生。《註》生,起也。又《玉篇》產也。《博雅》人十月而生。《穀梁傳·莊二年》獨隂不生,獨陽不生,獨天不生,三合然後生。又出也。《易·觀卦》上九觀其生,君子無咎。《註》生,猶動出也。又養也。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五曰生以馭其福。《註》生,猶養也。賢臣之老者,王有以養之。《左傳·哀元年》越十年生聚,而十年敎訓。又《韻會》死之對也。《孟子》生,亦我所欲也。《前漢·文帝紀》

【清风】清微的风;清凉的风。《诗·大雅·烝民》:“吉甫作诵,穆如清风。”毛传:“清微之风,化养万物者也。”唐杜甫《四松》诗:“清风为我起,洒面若微霜。”清沉复《浮生六记·闺房记乐》:“八窗尽落,清风徐来,紈扇罗衫,剖瓜解暑。”瞿秋白《赤都心史》十三:“清风朗日的春早,莫斯科天色已经非常和快。”2.清惠的风化。《文选·张衡<东京赋>》:“清风协於玄德,淳化通於自然。”薛综注:“清惠之风,同於天德。”晋夏侯湛《三国名臣序赞》:“丧乱备矣,胜涂未隆,先生标之,振起清风。”宋苏辙《贺致政曾太傅启》:“出同忧患,措国步於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