顷年投诗卫左史,今年谒诗卫相公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今年谒诗卫相公 | 平仄:平 平 仄 平 仄 平 平 拼音: jīn niányèshī4xiàng gōng |
顷年投诗卫左史 | 平仄:仄 平 平 平 仄 仄 仄 拼音: qǐng nián2shī4zuǒ shǐ |
顷年投诗卫左史,今年谒诗卫相公释义
【今年】本年。指说话时的这一年。晋李密《陈情事表》: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,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。”宋苏轼《九日黄楼作》诗:“岂知还復有今年,把琖对花容一呷。”明张居正《文华殿论奏》:“如今年暂行,明年即据为例,非祖宗旧例也。”周瘦鹃《花木丛中·梅花时节话梅花》:“今年我家的盆梅,开了花的只有十多盆。”
【谒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於歇切,堰入聲。《說文》白也。《爾雅·釋詁》告也,請也。《左傳·隱十一年》唯我鄭國之有請謁焉。《註》謁,告也。《禮·曲禮》問士之子,長曰能典謁矣,幼曰未能典謁也。《註》謁,請也。典謁者,主賔客告請之事。又《增韻》訪也,請見也。《後漢·卓茂傳》茂詣河陽,謁見光武。又《釋名》謁,詣也,詣告也。書其姓名於上,以告所至詣者也。《正字通》刺名也。古之門狀,今之拜帖。《史記·高祖紀》高祖乃紿爲謁曰:賀錢萬。實不持一錢。《註》謁,謂以札書姓名,若今之通刺。又謁舍,今之客舍也。《前漢·食貨
【卫】《正字通》俗衞字。
【相公】1.旧时对宰相的敬称。《文选·王粲<从军诗>之一》:“相公征关右,赫怒震天威。”李善注:“曹操为丞相,故曰相公也。”唐韩愈《皇帝即位贺宰相启》:“相公翼亮圣明,大庆资始。”宋吴曾《能改斋漫录·事始二》:“丞相称相公,自魏已然矣。”清吴伟业《咏拙政园山茶花》:“近年此地归相公,相公劳苦承明宫。”吴翌凤笺注:“按《日知録》:‘前代拜相者必封公,故称之曰相公。’”2.泛称官吏。宋王□《道山清话》:“陈莹中云:‘岭南之人见逐容,不问官高卑皆呼为相公,想是见相公常来也。’”《水浒传》第二二回:“今早宋江出去走了一遭
【顷年】近年。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:“自汴渠决败,六十餘岁,加顷年以来,雨水不时,汴流东侵,日月益甚,水门故处,皆在河中。”唐张九龄《敕处分举人》:“顷年策试,颇成弊风,所问既不切於时宜,所对亦何关於政事?”清俞蛟《潮嘉风月记·丽景》:“顷年更有解事者,屏除罗綺,卧处横施竹榻、布帷、角枕,极其朴素。”2.往年。《魏书·广陵王羽传》:“朕顷年以其人识见可取,故简司狱官,小优劣不足为差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》:“时李永锡亦在举中,旦等言:‘永锡即顷年妄陈封事被黜者。’”典
【投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度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徒侯切,音頭。《說文》擿也。○按擿,卽擲也。《廣韻》棄也。《禮·曲禮》無投與狗骨。《疏》投,致也。棄其骨與犬也。又贈也。《詩·衞風》投我以木瓜。又《增韻》納也。《禮·樂記》投殷之後於宋。《註》舉徙之詞也。又適也,託也。《後漢·張儉傳》儉得亡命,望門投止。又掩也。《詩·小雅》相彼投兔,尚或先之。《箋》視彼人將掩兔,尚有先驅走之者。又姓。周郇伯之後。桓王伐鄭,投先驅以策。其後氏焉。漢有光祿投調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大透切,音豆。句讀之讀通作投。《馬融·長笛賦
【卫】《正字通》俗衞字。
【左史】。周代史官有左史、右史之分。左史记行动,右史记言语。见《礼记·玉藻》。一曰左史记言,右史记事。见《汉书·艺文志》。唐宋曾以门下省之起居郎、中书省之起居舍人为左、右史,分别主记事与记言。2.复姓。楚有左史倚相。见《国语·楚语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