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溪行舟暮鸣橹,并舡开樽共君主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清溪行舟暮鸣橹 | 平仄:平 平 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: qīng1xíng zhōumùmíng lǔ |
并舡开樽共君主 | 平仄:平 平 平 平 平 平 仄 拼音: bìng|bīngchuánkāi zūn4|1jūn zhǔ |
清溪行舟暮鸣橹,并舡开樽共君主释义
【溪】《廣韻》苦奚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牽奚切。與谿同。《說文》山瀆無所通者。又水註川曰谿。 《廣韻》或作磎。
【行舟】1.航行中的船。三国魏曹丕《善哉行》:“汤汤川流,中有行舟。”南朝梁简文帝《咏疏枫》诗:“落叶洒行舟,仍持送远客。”宋欧阳修《采桑子·西湖好》词:“行云却在行舟下,空水澄鲜,俯仰留连,疑是湖中别有天。”2.驾船航行。北齐刘昼《新论·履信》:“虽欲立行而不立信,犹无檝而行舟。”李大钊《五峰游记》:“水路两岸,万山重迭,暗崖很多,行舟最要留神,而景致绝美。”
【暮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莫故切,音慕。本作莫。《說文》莫,日且冥也。从日,在茻中。《註》平野中望日將落,如在草茻中也。《史記·伍子胥傳》吾日暮塗遠。《屈原·離騷》恐美人之遲暮。○按經典本皆作莫。今或相承用暮字。
【鸣橹】“鸣艣”。摇橹声。借指船行。宋王安石《题朱郎中白都庄》诗:“藜杖听鸣艣,篮舆看种田。”宋范成大《倪文举奉常将归东林》诗:“相过得得款溪门,雪夜前村听鸣櫓。”宋陆游《航海》诗:“趁潮乱鸣艣,过磧细扶柁。”明刘基《彭泽阻风》诗:“不寐残缸犹闪灭,动情鸣櫓数哑謳。”汉
【舡】《廣韻》《正韻》許江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虛江切,音肛。《廣韻》舽舡,船貌。《玉篇》船也。《增韻》舽舡,吳船名。又《集韻》枯江切,音腔。義同。又《五音集韻》食川切。俗船字。《前漢·古今人表》晉舡人固來。《佩觿集》帆舡之舡爲舟船,其順非有如此者。
【开樽】亦作“开尊”。举杯(饮酒)。唐杜甫《独酌》诗:“步屧深林晚,开樽独酌迟。”宋秦观《长相思》词:“开尊待月,掩箔披风,依然灯火扬州。”《北宫词纪·满庭芳·自述》:“大地回春。雪儿飘深深闭门,鱼儿膾旋旋开尊。”
【共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渠用切,蛩去聲。《說文》同也。从廿卄。《徐曰》廿音入,二十共也,會意。《玉篇》同也,衆也。《廣韻》皆也。《增韻》合也,公也。《禮·王制》爵人于朝,與士共之。《史記·張釋之傳》法者,所與天下共也。又《唐韻》九容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居容切,音恭。《前漢·王褒傳》共惟秋法,五始之要。《註》服虔曰:共,敬也。師古曰:共,讀曰恭。又姓。《氏族略》以國爲氏。又地名。《詩·大雅》侵阮徂共。《韻會》阮國之地,在河內共城。又《集韻》古勇切《正韻》居竦切,恭上聲。《前漢·百官公卿表》垂作
【君主】。《韩非子·爱臣》:“是故诸侯之博大,天子之害也;羣臣之太富,君主之败也。”清邹容《革命军》:“诛杀满洲人所立之皇帝,以儆万世不復有专制之君主。”巴金《秋》十二:“他们象疯狂的专制君主,凭着个人一时的好恶,任意屠戮没有抵抗力的臣民。”2.国君之女。犹公主。《史记·六国年表》:“﹝秦灵公八年﹞初以君主妻河。”司马贞索隐:“君主,犹公主也。”3.犹君临;主宰。晋袁宏《后汉纪·灵帝纪下》:“朕以眇身,君主海内。夙夜忧惧,靡知所济。”4.君为主宰。指君主制。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议院上[附录]》:“君主者,权偏於上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