轻圆白晒荔,脆酽红螺酱

轻圆白晒荔,脆酽红螺酱

诗句读音
轻圆白晒荔平仄:平 平 平 仄 仄
韵脚:去五寘
拼音: qīng yuánbái shàilì
脆酽红螺酱平仄:仄 仄 平 平 仄
拼音: cuìyànhóng luójiàng

轻圆白晒荔,脆酽红螺酱释义

【轻圆】形容声音和谐。宋沉括《梦溪笔谈·乐律一》:“字则有喉脣齿舌等音不同。当使字字举本皆轻圆,悉融入声中,令转换处无磊磈,此谓声中无字。”2.谓俗而不雅。清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卷五:“此亦郭频伽、杨荔裳之流亚,韵味浅薄,语句轻圆。”3.形容物体轻浮而圆润。宋苏轼《西江月·茶词》:“汤发云腴釅白,琖浮花乳轻圆。”宋朱淑真《圆子》诗:“轻圆絶胜鸡头肉,滑腻偏宜蟹眼汤。”典

【白晒】枝曝晒成果干的方法。亦指干荔枝。宋蔡襄《荔枝谱》六:“白晒者正尔,烈日乾之,以核坚为止,畜之瓮中,密封百日,谓之出汗。”宋苏轼《杭州故人信至齐安》诗:“轻圆白晒荔,脆釅红螺酱。”宋苏辙《奉同子瞻荔支叹》诗:“北游京洛堕红尘,箬笼白晒称最珍。”典

【荔】《說文》同茘。

【脆】《廣韻》俗脃字。

【酽】《廣韻》《正韻》魚欠切《集韻》魚窆切《韻會》疑窆切,音驗。《說文》本作醶。酢漿也。《廣韻》酒醋味厚。《增韻》醲也。

【红螺】“红蠃”。1.软体动物名。壳薄而红,可制为酒杯。唐刘恂《岭表录异》卷下:“红螺,大小亦类鸚鵡螺,壳薄而红,亦堪为酒器。刳小螺为足,缀以胶漆,尤可佳尚。”2.因用作酒杯或酒的代称。唐陆龟蒙《袭美醉中寄一壶并一绝走笔次韵奉酬》:“酒痕衣上杂莓苔,犹忆红螺一两杯。”后蜀李珣《南乡子》词:“倾緑蚁,泛红蠃,闲邀女伴簇笙歌。”宋曾巩《南湖行》之一:“山回水转不知远,手中红螺岂须劝。”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七引清王文治《在西湖寄都中同年》诗:“每向东华散玉珂,相於花下酌红螺。”汉

【酱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《正韻》子亮切《韻會》卽亮切,音將。《說文》醢也。《韻會》醢,肉醬也。又豉醬。又菜茹亦謂之醬。《正字通》麥麪米豆皆可罨黃,加鹽曝之成醬。《禮·曲禮》醯醬處內。《周禮·天官·膳夫》醬用百有二十罋。《註》醬,謂醯醢也。《史記·西南夷傳》南越食蒙蜀枸醬。《註》劉德云:枸樹如桑,其椹長二三寸,味酢,取其實以爲醬。《枚乗·七發》熊蹯之臑,芍藥之醬。 《說文》本作。臑字原从足从而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