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帐联延喧驿步,白头俯伛到江滨
| 诗句 | 读音 |
|---|---|
| 白头俯伛到江滨 | 平仄: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: báitóufǔ yǔdào1bīn |
| 青帐联延喧驿步 | 平仄:平 仄 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: qīng zhànglián yánxuānyì bù |
青帐联延喧驿步,白头俯伛到江滨释义
【白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旁陌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薄陌切,音帛。《說文》西方色也。隂用事,物色白。从入合二,二隂數也。《釋名》啓也。如水啓時色也。《爾雅·釋天》秋爲白藏。《疏》秋之氣和,則色白而收藏也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書繪之事,西方謂之白。《書·禹貢》冀州,厥土惟白壤。靑州,厥土白墳。又《禮·檀弓》殷人尚白。又《增韻》素也。潔也。《易·賁卦》白賁无咎。《註》其質素,不勞文飾也。又《說卦》巽爲白。《疏》風吹去塵,故潔白也。又明也。《禮·曾子問》當室之白。《註》謂西北隅得戸明者也。《荀子·正名篇》說不行,則白
【头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度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徒侯切,音投。《說文》首也。《禮·玉藻》頭容直。《釋名》頭,獨也,於體高而獨也。又古者謂一人爲一頭。《春秋元命苞》十紀,其一曰九頭紀,卽人皇氏。人皇兄弟九人故也。又《儀禮·士相見禮》贄,冬用雉,夏用腒,左頭奉之。《註》頭,陽也。《疏》執禽者左首。雉以不可生服,故殺之。雖死猶尚左,以從陽也。又人名。《左傳·僖二十四年》晉侯之豎頭須,守藏者也。《註》豎,小吏,名頭須。又藥名。《本草綱目》百頭,貫衆也。一名鴟頭。《陶弘景曰》葉似大蕨,毛芒似老鴟頭。又《唐韻》《正韻》
【俯伛】王禹偁《谪居感事》诗:“趁朝空俯傴,退食自逶迤。”宋苏辙《上清辞》:“屏息以荐恪兮,退俯傴而仰俟。”
【到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都導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刀號切,音倒。《爾雅·釋詁》到,至也。《疏》到者,自遠而至也。《詩·大雅》靡國不到。又姓。《韻會》出彭城楚令尹屋到之後。
【江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古雙切,音杠。水名。《風俗通·山澤篇》江者,貢也。出珍物,可貢獻也。《釋名》江,共也。小江流入其中,所公共也。《說文》水出蜀湔氏徼外岷山,入海。《書·禹貢》岷山導江。《家語》夫江始於岷山,其源可以濫觴。及其至江津也,不舫舟,不避風雨,不可以涉。又《書·禹貢》三江旣入。《韋昭國語註》吳松江,錢塘江,浦陽江。《郭璞·山海經註》岷山,大江水所出。崍山,南江水所出。崌山,北江水所出。南江,北江,皆東流注於大江。《庾闡·揚都賦註》松江,東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,東北入海爲婁江,東南入海爲東江,幷
【滨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必鄰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民切,音賓。水際也。《書·禹貢》海濱廣斥。又地近亦曰濱。《史記·貨殖傳》鄒魯濱洙泗。又《韻會》毗賓切。與頻通。《詩·大雅》池之竭矣,不云自頻。《箋》頻作濱,厓也。又《韻補》叶眠切,音邊。《蘇轍詩》送我出重嶺,長揖淸江濱。我老益不堪,惟有二頃田。 《集韻》或作瀕。漢典考證:〔古文〕 謹按古涉字,中从三。今濱下引古文字,應照古涉字改偏旁爲。 考證:〔古文〕 謹按古涉字,中从三。今濱下引古文字,應照古涉字改偏旁爲。
【青帐】帐、营帐。唐白居易《自咏老身示诸家属》:“置榻素屏下,移炉青帐前。”唐李贺《平城下》诗:“青帐吹短笛,烟雾湿画龙。”2.青色的供帐。古代供迎送接待的临时设施。《宋史·道学传一·程颢》:“内侍王中正按閲保甲,权焰章震,诸邑竞侈供张悦之。主吏来请,顥曰:‘吾邑贫,安能效他邑。取於民,法所禁也,独有令故青帐可用尔。’”3.即青庐。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寄生》:“张待之既久,知其不行,遂亦以舆马送五可至,因另设青帐于别室。”何垠注:“青帐,青庐也。”参见“青庐”。
【联延】连绵;连续。汉王褒《洞箫赋》:“弥望儻莽,联延旷盪。”唐刘禹锡《武陵观火》诗:“联延掩四远,赫奕成洪鑪。”宋沉辽《苏州承天寺永安长老语录序》:“南临药山,北望玉泉,联延不絶。”
【喧】《廣韻》况袁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許元切,音萱。《玉篇》大語也。《集韻》與吅同。或作讙。又與咺同。《漢武帝·悼李夫人賦》悲愁於邑,喧不可止兮。《註》師古曰:朝鮮之閒,謂小兒泣不止,名爲喧,音許遠反。
【驿步】水驿的停船处。唐韩偓《汉江行次》诗:“沙头有庙青林合,驛步无人白鸟飞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