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姿照世郎官宿,劲操擎天柱史得
诗句 | 读音 |
---|---|
劲操擎天柱史得 | 平仄:仄 平 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:入二十五德 拼音: jìn cāoqíng tiān zhùshǐdé|děi|de |
清姿照世郎官宿 | 平仄: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:去四十九宥 拼音: qīng1zhào shìláng guānsù|xiǔ|xiù |
清姿照世郎官宿,劲操擎天柱史得释义
【劲操】坚定的操守。宋王安石《送江宁彭给事赴阙》诗:“劲操比松寒不挠,忠言如药苦非甘。”
【擎天柱】1.托住天的柱子。语本《楚辞·天问》:“八柱何当。”王逸注:“言天有八山为柱。”洪兴祖补注引《神异经》:“崑崙有铜柱,其高入天,所谓天柱也。”后以喻担负重大任务的人。元无名氏《连环记》第三折:“你本是扶持社稷擎天柱,平定乾坤架海梁。”清李渔《玉搔头·极谏》:“这擎天柱倒,问苍生社稷将谁靠?”郭沫若《孔雀胆》第三幕:“万一你是病倒了,我会要失掉一根擎天柱。”2.指汉代马援在交趾立的铜柱。见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李贤注。清黄遵宪《羊城感赋》之三:“平蛮看竖擎天柱,朝汉同登浴日臺。”
【史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疎士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爽士切《正韻》師止切,音使。《說文》記事者也。《玉篇》掌書之官也。《世本》黃帝始立史官,倉頡沮誦居其職。《書·立政》周公若曰:太史司蘇公,式敬爾繇獄,以長我王國。《詩·小雅》旣立之監,或佐之史。《禮·曲禮》史載筆,士載言。又《玉藻》動則左史書之,言則右史書之。又《周禮·天官·宰夫》八職,五曰府,掌官契以治藏,六曰史,掌官書以贊治。○按《周禮》凡官屬皆有府史。又《周禮·天官》女史掌王后之禮職。《春官》大史掌建邦之六典,小史掌邦國之志,內史掌王之八枋之灋,外史掌書外令。又
【得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正韻》多則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的則切,音德。《說文》行有所得也。《玉篇》獲也。《韻會》凡有求而獲皆曰得。又賦受亦曰得。《易·乾卦》知得而不知喪。《禮·曲禮》臨財毋苟得。《左傳·定九年》凡獲器用曰得,得用焉曰獲。《孟子》求則得之。又貪也。《論語》戒之在得。又《韻會》與人契合曰相得。《王褒·聖主得賢臣頌》聚精會神,相得益章。又得得,唐人方言,猶特地也。《全唐詩話》貫休入蜀,以詩投王建曰:一瓶一鉢垂垂老,千水千山得得來。又叶都木切,音篤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罪莫大於可欲,禍莫大於不知足,咎莫大於欲得
【姿】《廣韻》卽夷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津私切,音咨。《說文》態也。《唐書·太宗紀》太宗生四歲,有書生見之,曰:龍鳳之姿。《後魏·宋弁傳》聲姿淸亮。又《集韻》資四切,音恣。媚也。《韓愈詩》羲之俗書媿姿媚。 《歐陽氏曰》性姿,天姿,與資義同。
【照世】谓驰誉人间。宋苏轼《过于海舶得迈寄书酒作诗远和之并寄诸子侄》:“但令文字还照世,粪土腐餘安足梦。”
【郎官】1.谓侍郎、郎中等职。秦代置郎中令,为皇帝左右亲近的高级官员。属官执掌护卫陪从、随时建议等。西汉因秦制不变。东汉以尚书台为行政中枢。其分曹任事者为尚书郎,职权范围扩大。魏、晋、南北朝时期,尚书郎官之制,略同于汉。隋分郎官为侍郎与郎。唐六部郎官,郎中之外,更置员外郎。唐以后郎官的设置,基本上无大变革。《史记·袁盎晁错列传》:“﹝袁盎曰﹞‘且陛下从代来,每朝,郎官上书疏,未尝不止輦受其言。’”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:“馆陶公主为子求郎,不许,而赐钱千万。﹝帝﹞谓羣臣曰:‘郎官上应列宿,出宰百里,有非其人,则民受其
【宿】〔古文〕夙《廣韻》息逐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息六切,音夙。《說文》止也。《玉篇》夜止也,住也。《詩·周頌》有客宿宿,有客信信。《註》一宿曰宿,再宿曰信。《周禮·地官》三十里有宿,宿有路室。又星宿各止其所,故名宿。二十八宿,亦名二十八次。次,舍也。《釋名》宿,宿也,言星各止住其所也。又《增韻》安也,守也。《左傳·昭二十九年》官宿其業。《註》宿,安也。又《周禮·宮正註》諸吏直宿,謂職王宮之守衞者。又《廣韻》素也。《史記·信陵傳》晉鄙嚄咤宿將。又《莊子·列傳》雖當世宿學,不能自解免也。又國名。《春秋·隱二年》及宋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