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客何年驻,仙源此地深

秦客何年驻,仙源此地深

诗句读音
仙源此地深平仄:平 平 仄 平
韵脚:下平二十一侵
拼音: xiān yuáncǐ dìshēn
秦客何年驻平仄:平 仄 平 平 仄
拼音: qín kèhé|hē|hèniánzhù

秦客何年驻,仙源此地深释义

【仙源】称神仙所居之处。《云笈七籤》卷二七:“福地第四曰东仙源,福地第五曰西仙源,均在台州黄巖县属地。”2.特指晋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境地桃花源。唐王维《桃源行》:“春来遍是桃花水,不辨仙源何处寻。”3.借指风景胜地或安谧的僻境。明顾大典《青衫记·郊游访兴》:“花光艳,草色新,且停驂向仙源问津。”清吴伟业《避乱》诗之一:“白云护仙源,劫灰应不扰。”

【此地】个地方。唐骆宾王《于易水送人》诗:“此地别燕丹,壮士髮衝冠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三回:“我初到此地,并不曾认得一个人。”洪深《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》:“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。”

【深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式針切,音。水名。《說文》水出桂陽南平,西入營道。又邃也。《增韻》深者,淺之對。《詩·邶風》深則厲,淺則揭。又深微也。《易·繫辭》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。又藏也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梓人必深其爪。又衣名。《禮·深衣疏》衣裳相連,被體深邃,故謂之深。又州名。《韻會》後漢博陸郡,隋置深州。《廣輿記》今屬眞定府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式禁切,音諗。度淺深曰深。《周禮·地官》以土圭測土深。

【秦客】1.指从秦地来的人。《国语·晋语五》:“有秦客廋辞於朝,大夫莫之能对也,吾知三焉。”2.指秦时避乱移居桃源洞之人。借指避世隐居之士。唐韩愈《同窦牟韦执中寻刘尊师不遇》诗:“秦客何年驻?仙源此地深。”3.指秦弄玉之夫萧史。唐李商隐《和孙朴韦蟾孔雀咏》:“西施因网得,秦客被花迷。”冯浩笺注引朱鹤龄曰:“《列仙传》、《水经注》俱云萧史吹簫,能致白鹤、孔雀,自是用秦楼萧史事。”叶葱奇注疏:“秦客即指萧史,这里借来指孙韦。”

【何】《唐韻》胡歌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寒歌切,賀平聲。曷也,奚也,孰也,詰詞也。《書·臯陶謨》禹曰何。《詩·小雅》夜如何其。又誰何。猶言莫敢如何也。《賈誼·過秦論》利兵而誰何。又未多時曰無何,亦曰無幾何。《史記·曹參傳》居無何,使者果召參。又《前漢·袁盎傳》南方濕,君能日飮,無何,可免禍也。《註》無何,言更無餘事也。又《南史·西域傳》西域呼帽爲突何。又《古今樂錄》羊無夷伊那何,皆曲調之遺聲。又國名。《隋書》西域有何國。又姓。又娙何,漢女官名,秩比二千石。又《集韻》《正韻》下可切,賀上聲。同荷。儋也,負也。

【年】漢典考證:〔又叶禰因切,音民。〕 謹按禰因切非民字之音。謹照音義民改紉。考證:〔又叶禰因切,音民。〕 謹按禰因切非民字之音。謹照音義民改紉。

【驻】《唐韻》中句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株遇切,音注。《說文》馬立也。《玉篇》馬止也。《釋名》駐,株也,如株木不動。《正字通》天子行在之所曰駐蹕。又《集韻》遇切,音柱。義同。zdic.net漢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