寝食起居外,端然无所为
寝食起居外,端然无所为释义
【端然】偏斜貌。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:“俭然恀然、辅然端然、訾然洞然、缀缀然、瞀瞀然,是子弟之容也。”王先谦集解:“端然,不倾倚之貌。”元尚仲贤《气英布》第三折:“请你箇汉刘王龙椅上端然受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一○九回:“出来看见寳玉端然坐在牀上,闭目合掌,居然像个和尚一般。”2.庄重整肃貌。宋曾巩《王君俞哀词》:“常爱君俞气貌端然,虽燕休未尝慢。”清恽敬《庄达甫<摄山采药图>序》:“及见达甫,其貌克然,其色油然,而其神端然,若有不可干者。”3.果然;真的。唐张祜《题<山水障子>》诗:“端然是渔叟,相向日依依。”《醒世恒
【无所】地方;没有处所。汉枚乘《七发》:“今夫贵人之子,必宫居而闺处,内有保母,外有傅父,欲交无所。”唐韩愈《祭张给事文》:“上不负汝,为此不祥,将死无所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细柳》:“积数月,乞食无所,憔悴自归。”2.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轮人》:“无所取之,取诸圜也。”郑玄注:“非有他也,圜使之然也。”《后汉书·杜乔传》:“先是李固见废,内外丧气,羣臣侧足而立,唯乔正色无所回橈。”《通典·食货九》:“后魏初至太和钱货无所用也。”明陈文烛《<少室山房笔丛>序》:“大哉孔子!博学
【寝】〔古文〕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七稔切,侵上聲。《說文》臥也。《詩·小雅》乃寢乃興。《論語》宰予晝寢。又《廣韻》堂室也。《爾雅·釋宮》無東西廂,有室曰寢。周制,王公六寢,路寢一,小寢五。路寢,冶事之所,小寢,燕息之地也。《公羊傳·莊三十二年》路寢者何,正寢也。又寢廟。凡廟,前曰廟,後曰寢。《詩·小雅》奕奕寢廟,君子作之。《商頌》寢成孔安。《註》廟中之寢,所以安神也。又陵寢。《史記·樂書》三代以前,未有墓祭。至秦始出寢,起於墓側。漢因秦制,上陵皆有園寢。又凡居室皆曰寢。《禮·王制》庶人祭於寢。又息
【起居】;行动。《礼记·儒行》:“虽危,起居竟信其志,犹将不忘百姓之病也。”郑玄注:“起居,犹举事动作。”唐韩愈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:“起居无时,惟适之安。”明冯梦龙《楚江情·不将献谗》:“凡百事要来报取,报知,吾当饶汝,若还不报时,鞭笞受楚,仔细隄防相公起居。”2.指饮食寝兴等一切日常生活状况。《汉书·哀帝纪》:“臣愿且得留国邸,旦夕奉问起居。”宋叶适《戴少望书》:“日来伏惟起居佳胜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局诈》:“使家人往邀王,王欣然来。筵间道公主情性及起居琐事甚悉。”李劼人《大波》第一部第三章:“男女在一块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