妻孥隔豺虎,关辅暗旌旄

妻孥隔豺虎,关辅暗旌旄

诗句读音
妻孥隔豺虎平仄:平 平 平 平 仄
拼音: qī núgéchái hǔ
关辅暗旌旄平仄:平 仄 仄 平 平
拼音: guān fǔànjīng máo

妻孥隔豺虎,关辅暗旌旄释义

【妻孥】”。

【隔】《唐韻》古核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各核切《正韻》各頟切,音膈。《說文》障也。《玉篇》塞也。《史記·秦始皇紀》防隔內外。《前漢·常惠傳》欲隔絕漢。又通作鬲。《荀子·大略篇》鬲如也。《註》謂鬲絕於上。《史記·大宛傳》鬲漢道焉。《前漢·薛宣傳》西州鬲絕。又《陸厥與沈約書》一家之文,工拙壤鬲。又《韻會小補》叶訖得切,音祴。《柳宗元·懲咎賦》讒妬結而不戒兮,猶斷斷於所執。勢危疑而多詐兮,逢天地之否隔。○按正字通引柳賦云,質韻音屹,固非。而韻會小補叶訖得切,亦謬。得在職韻,執在緝韻,職緝不相通,以隔叶執,不當作訖得切。又

【豺虎】1.豺与虎。泛指猛兽。《诗·小雅·巷伯》:“取彼譖人,投畀豺虎;豺虎不食,投畀有北。”晋张载《七哀诗》:“季世丧乱起,贼盗如豺虎。”明李东阳《风雨叹》诗:“山豗谷汹豺虎嘷,万木尽拔乘波涛。”清陈鹏年《新春杂感次韵和中山》:“蛟螭蟠地轴、豺虎踞天关。”2.喻凶狠残暴的寇盗、异族入侵者。汉王粲《七哀诗》:“西京乱无象,豺虎方遘患。”唐杜甫《久客》诗:“狐狸何足道,豺虎正纵横。”明王鏊《震泽长语·国猷》:“当时燕蓟沦于契丹不能取,是中国与豺虎杂此土以处也。”清徐昂发《铁岭关》诗:“缅昔豺虎鬭,百战争要害。”邓中

【关辅】指关中及三辅地区。《文选·鲍照<升天行>》:“家世宅关辅,胜带宦王城。”李善注:“关,关中也。《汉书》曰:‘右扶风、左冯翊、京兆尹,是为三辅。’”宋陆游《雨闷示儿子》诗:“景运今方开,关辅一日平。”清魏源《圣武记》卷七:“﹝米剌印、丁国栋﹞遂围巩昌,号召土寇众十万,号百万,关辅大震。”

【暗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烏紺切。音闇。《說文》日無光也。《玉篇》不明也。又《博雅》深也。《揚雄·甘泉賦》稍暗暗而靚深。《註》暗暗,深空之貌。又《集韻》鄔感切,音黤。義同。又《韻補》叶伊甸切。《歐陽修·送胡學士詩》都門春漸動,柳色綠將暗。挂帆千里風,水闊江灩灩。

【旌旄】用以指挥的旗子。汉刘向《说苑·权谋》:“有狂兕从南方来,正触王左驂,王举旌旄而使善射者射之。”唐李频《陕府上姚中丞》诗:“关东领藩镇,闕下授旌旄。”2.泛指旗帜。宋苏辙《送吕希道少卿知滁州》诗:“长恠名卿亦坐曹,忽乘五马列旌旄。”清恽敬《新喻县文昌宫碑铭》:“是日肇祀於新宫,牲腯酒馨,旌旄从风。”3.借指官兵。唐杜甫《喜闻官军已临赋境二十韵》:“秦山当警蹕,汉苑入旌旄。”清吴伟业《避乱》诗之六:“此地村人居,不足容旌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