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手八脚,三头两面

七手八脚,三头两面

诗句读音
七手八脚平仄:平 仄 平 仄
拼音: qī shǒu bā jiǎo
三头两面平仄:平 平 仄 仄
拼音: sāntóuliǎng miàn

七手八脚,三头两面释义

【七手八脚】1.动作忙乱貌。《五灯会元·径山杲禅师法嗣·育王德光禅师》:“上堂七手八脚,三头两面,耳听不闻,眼覷不见,苦乐逆顺,打成一片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三三回:“众人一声答应,七手八脚,忙把宝玉送入怡红院内自己床上卧好。”老舍《二马》第二段三:“马威七手八脚的把箱子什么的搬下去。”2.众人一起动手貌。《红楼梦》第二六回:“众小厮七手八脚,摆了半天,方才停当归坐。”赵树理《三里湾》十七:“社场上卸了骡子,二十来个社员七手八脚忙起来。”3.形容头绪、支节很多。《朱子语类》卷五五:“人也只孝得一箇父母,那有七手八脚,爱得许

【三】〔古文〕弎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蘇甘切《正韻》蘇監切,颯平聲。《說文》三,天地人之道也。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,次第重之,其數三也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。《史記·律書》數始於一,終於十,成於三。又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凡兵無過三其身。又《左傳·昭七年》士文伯曰:政不可不愼,務三而已。一擇人,二因民,三從時。又《晉語》民生於三,事之如一。又《周語》人三爲衆,女三爲粲,獸三爲羣。又姓。明三成志。又漢複姓。屈原之後有三閭氏,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,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。又去聲。《韻會》蘇暫切。《論語

【头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度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徒侯切,音投。《說文》首也。《禮·玉藻》頭容直。《釋名》頭,獨也,於體高而獨也。又古者謂一人爲一頭。《春秋元命苞》十紀,其一曰九頭紀,卽人皇氏。人皇兄弟九人故也。又《儀禮·士相見禮》贄,冬用雉,夏用腒,左頭奉之。《註》頭,陽也。《疏》執禽者左首。雉以不可生服,故殺之。雖死猶尚左,以從陽也。又人名。《左傳·僖二十四年》晉侯之豎頭須,守藏者也。《註》豎,小吏,名頭須。又藥名。《本草綱目》百頭,貫衆也。一名鴟頭。《陶弘景曰》葉似大蕨,毛芒似老鴟頭。又《唐韻》《正韻》

【两面】1.指古代神话中“两面人”的两个面孔,借指两面人。晋郭璞《注<山海经>叙》:“王頎访两面之客,海民获长臂之衣。”南朝梁江淹《遂古篇》:“沃沮肃慎东北边兮,长臂两面乘赤船兮。”2.两个不同的或相对的方向。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江水二》:“﹝丹阳城﹞据山跨阜,周八里二百八十步,东北两面悉临絶涧。”如:我军两面夹攻,敌人腹背受敌。3.两边;两侧。唐白居易《重修香山寺毕题二十二韵以纪之》:“两面苍苍岸,中心瑟瑟流。”4.反复无常。《旧唐书·仆固怀恩传》:“尔等与我儿约为兄弟,今又亲云京,何两面乎?”《资治通鉴·后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