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风引

秋风引

朝代:唐朝 | 作者:刘禹锡 | 诗词类型:唐诗

秋风引原文

何处秋风至?萧萧送雁群。
朝来入庭树,孤客最先闻。

秋风引注释版

何处秋风至?萧萧送雁群。
至:到。萧萧: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。雁群:大雁的群体。

朝来入庭树,孤客最先闻。
朝:凌晨。庭树:庭园的树木。孤客:单身旅居外地的人。这里指诗人自己。闻:听到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周显才 等.檀山诗豪刘禹锡.郑州:中州古籍出版社,2006:114
2、梁守中 等.刘禹锡诗文选译.成都:巴蜀书社,1990:5-6

秋风引译文版

何处秋风至?萧萧送雁群。
秋风不知从哪里吹来,萧萧地送来了大雁一群群。

朝来入庭树,孤客最先闻。
清早秋风来到庭中的树木上,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秋风的声音。

秋风引拼音版

hé chù qiū fēng zhì ?xiāo xiāo sòng yàn qún 。

何处秋风至?萧萧送雁群。

cháo lái rù tíng shù ,gū kè zuì xiān wén 。

朝来入庭树,孤客最先闻。


秋风引注释版

何处秋风至?萧萧送雁群。
至:到。萧萧: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。雁群:大雁的群体。

朝来入庭树,孤客最先闻。
朝:凌晨。庭树:庭园的树木。孤客:单身旅居外地的人。这里指诗人自己。闻:听到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周显才 等.檀山诗豪刘禹锡.郑州:中州古籍出版社,2006:114
2、梁守中 等.刘禹锡诗文选译.成都:巴蜀书社,1990:5-6

秋风引作者刘禹锡简介

刘禹锡(772-842)字梦得,洛阳人,为匈奴族后裔。晚年任太子宾客,世称「刘宾客」。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,结果一同贬谪远郡,顽强地生活下来,晚年回到洛阳,仍有「马思边草拳毛动」的豪气。他的诗精炼含蓄,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,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, 誉为「诗豪」。他在远谪湖南、四川时,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,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,创作出《竹枝》、《浪淘沙》诸词,给后世留下「银钏… 刘禹锡详细介绍秋天, 写风, 思乡

秋风引原文及翻译赏析

至:到。萧萧: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。雁群:大雁的群体。孤客:孤独的异乡人。闻:听到。

不知从哪里吹来了秋风,在萧萧的风中送走了雁群。凌晨,秋风吹动着庭园的树木,树叶瑟瑟。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,无形的秋风却分明已经尽在庭园。来到耳边了,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了秋风的声音。

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个长时期的贬谪生活;这首诗可能作于贬所,因秋风起、雁南飞而触动了孤客之心。诗的内容,其实就是江淹《休上人怨别》诗开头两句所说的“西北秋风至,楚客心悠哉”;但诗人没有在客心上多费笔墨,而在秋风上驰骋诗思。 诗以“秋风”为题;首句“何处秋风至”,就题发问,摇曳生姿,而通过… 查看详情